“无边界微型课”引发的沙龙研讨——学校育人的“破界”与“守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1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日前,由中国教师报主办,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会承办的全国中小学深化课程改革研讨会暨“突破边界”黄浦现场会在上海市卢湾中学召开。会议期间,围绕“学校育人的‘破界’与‘守界’”这一主题,来自上海、河南等地的教育同仁展开了沙龙研讨。

    主持人:郭  瑞 《中国教师报·课改研究周刊》主编

    嘉  宾:杨四耕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张  欣 洛阳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中心副主任

    何  莉 上海市卢湾中学校长

    点  评:尹后庆 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

    唤醒课堂上沉睡的问题

    主持人:观摩了9节“无边界微型课”后,大家认为这样的课突破了什么?

    何莉:边界这个词非常有意义,两者的边界与可能在于,你的世界也可能是我的世界,既不是你的世界也不是我的世界,可能是一个无人地带,这个地带可能会有许多新鲜的东西产生。无边界实际上是一种可以创新的地带,也是一个第三空间,因为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是可以让我们闲庭信步产生无限联想的地方。

    无边界微型课是基于知识内在的逻辑联系所升华的课程,唤醒了课堂上沉睡的问题。许多时候,一些沉睡在课堂的问题,教师不是不知道。比如,季风的问题,气温高、气压低这个概念,教师没有办法解释,无法带领学生深入挖掘背后的知识。地理教师沉寂了10多年没有解开这个问题,然后请物理教师解决。物理教师开始也没有理解,直到他上网搜索气压是指大气对海平面的压强,是地理通用的名词,这时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是教师知道的,还有一些沉睡在课堂的问题是教师不知道的,这都需要唤醒。

    主持人:这9节课是典型的跨学科教学,这种教学不是把两门课或几门课放在一个教学目标下,而是以一个学科为核心,另一个学科以丰富它而存在。在一个教学目标下,为了解决一个共同问题,决定了哪几位教师走在一起,进而形成跨学科教学思维。

    张欣:卢湾中学无边界微型课的整合有三个特点,一是学科内整合,做得很到位;二是学科之间整合,形成了常态;三是学科与非学科之间整合,已经开始。突破边界,突破什么、怎样突破、谁来突破,通过深入思考课程整合,这些问题会找到答案。

    杨四耕:我讲一个小故事。我上初二时,县里每所学校选一位代表参加物理竞赛,我有幸代表学校参加,考了两个多小时,考得昏天暗地。回家后,妈妈问我考得怎么样,我说感觉还不错,但是有一道题怎么也做不出来。妈妈让我说说是什么题,于是我拿着小木板在泥巴地上把这道题画给妈妈看。这道题目是在一个天平上,左边的托盘放着一杯水,右边的托盘放着一个砝码,天平平衡了,现在往这杯水里放1克的小木块,漂浮在水中,浮力等于重力,请问天平还会平衡么?妈妈说,不平衡。我问为什么,不是浮力等于重力吗?妈妈说,这个木块不能白放,她搬出家里的水缸,从里面舀出一碗水,放在托盘里,然后移动秤砣,问我平衡了吗?她又放了小木块,小木块漂浮着,秤翘起来了,不平衡了。虽然妈妈没读过书,却会做试验,这就是无边界。

    后来,我对妈妈说,假如让100斤小木块漂浮在水面上,那一定不平衡。妈妈说,这没有科学依据,只要放下去就会不平衡,不管它的重量是多少。这就叫智慧。

    2014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文件相当及时,关键词在立德树人,课程建设仅仅是为了课程是没有意义的,意义在于“人”。课程改革要真实地站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理解,为什么要丰富学生的课程。

    我经过10多年的研究得出一个结论,课程的丰富性与教学的有效性相关。当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时,如果一直在教法上做文章是没有前途的,要思考怎样让课程变得更加丰富,以此提升教学质量。我非常赞同沙龙的议题,教师不要把学生关在教室、关在校园、关在书里,这样的课程不是学生需要的。

    育人走向第三空间

    主持人:今天,无论是课程建设还是课堂教学,学校层面的设计一定要从“人”的发展出发,最终才能回到“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学校工作的起点。突破边界不仅仅是课程这一个维度的事,因为育人是多方位的。接下来想请3位分享的观点是,我们还可以在哪些维度上打开原有的边界?这个边界突破了什么?我们所做的突破又是为了维护什么?

    杨四耕:听课时,我在本上写了一句话,“让课程与完整的世界融合,世界的边界在哪里,课程就应该在哪里”。我们周围存在多个空间,第一个指的是家庭,第二个指的是工作单位,第三个指的是娱乐购物场所。在学校里,书本和教室是第一空间,但只有这个空间是不够的,还要有走向校园的第二空间课程和走向旷野的第三空间课程。

    第三空间表现为多维联结,不仅是地理概念,也包括四维的宇宙概念。我们可以在学习实践的自由度、学习空间的广阔度、学习方式的活跃度、学习内容的丰富度、学习体验的愉悦度、学习需求的满足度等方面做大量工作。

    主持人:从教室到校园,再到社会,让世界成为学生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界”的寻找是动态发现的过程,我们永远不知道世界的“边”在哪里,所以我们永远在探索的路上。

    张欣:从哲学层面说,我们需要具备反向思维,虽然我们谈突破边界,但是首先要肯定边界的存在,而且边界越清晰就会越有价值。构建课程本身就是一种突破,学校的课程体系是特色课程体系的一种构建。有些学校在书目的进口开展整合,在卢湾中学我看到了在出口做整合的价值和意义。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整合,有三个目的。第一是基于各个学科任务单的主题整合,第二是为了学生生活的整合,第三是为了学生潜能无限发挥的整合。现在的课程应该是空气,是阳光,无论什么样的“种子”都能在这样的课程环境下生长,而且是无边界生长,这样厘清方向后再建设学校的“课程图谱”,可能会少走许多弯路。

    何莉:我在想无边界课程的生存法则应该是什么。第一应该是划清无边界背后的边界。现在的边界,本来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而划分的界限。但是我们发现,近20年来知识界有一个趋势,所有的科学家都非常关注学科的交叉点和融合点,而且近年来诺贝尔奖也是跨界的,或者踩在边界上,比如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

    所以,我们说的这个“界”,是原来的认识,与现在的认识不一样。至于怎样突破,我非常赞同把“立德树人”作为核心,一是找到教学与地域之间可以整合的边界,二是找到教与学之间可以突破的边界,教与学的资源是不是也可以突破,每个学科都留出5分钟,让学生做老师。三是找到生活与学习之间可以突破的边界,学生走到街道、社区、外企、医院等进行参观学习。

    从认识“自我边界”开始

    主持人:我们再把话题往深处引申一下,突破边界不可能是一直盲目地向外生长,特别需要回过头看看需要守护哪些边界。

    杨四耕:边界是一种无奈,边界是一种担心,边界是一种安排,无边界才是事实。起初,我们并没有把各学科分得那么清楚,语文学科就是语文学科,政治课就是政治课,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在整个体制安排内,我们能不能有所突破。然而,突破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育人,让学习回到学生的身体和灵魂,让课程真正实现政策诉求的“立德树人”。

    我在台湾观摩过一场高二年级学生的物理考试,内容是一篇3000字的关于地球和月球关系的说明文,题目是“一个68公斤的男人走在月球上会有怎样的改变,如何描述这种改变,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文章”。后来,我把这道题拿给一所高中很优秀的学生看,他们一看题目是跨界的,便不知如何解答。由此我们看到,学习到底是为了考试还是让学生更好地去驾驭这个世界?我想答案谁都清楚。

    张欣:我有一点不同的意见,整合的前提应该是有清晰的边界。当我们解决问题时,如何综合使用钳子、螺丝刀、扳手?基础教育对教学边界太清晰了,综合应用到一个什么程度就成为一个问题。没有边界就没有突破,不清楚这一点可能就要走到另一个极端。

    何莉:有些东西是无边界的,有些东西是我们应该固守的,比如教师的专业价值,专业是有边界的,但价值是没有边界的。“人”是没有边界的,育人的初心也是没有界的,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有界”的,什么是“无界”的,就知道应该坚守什么,追寻什么。

    主持人:我表达一些看法。在课改中有两对关系非常重要,一个是教与学的关系,另一个是师与生的关系。我们无处不在关系中,在关系中活得舒服的人,一定是自我边界非常清晰的人。自我边界指的是,个体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权利和责任范围在哪里,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守界”就要从认识自我边界开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