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育工匠 “机器换人”当先锋 ——记浙江省杰出教师、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正高级教师姚志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1-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汪 恒

在浙江信息工程学校,要找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姚志恩,多半得去学校的实训中心。姚志恩的日常办公地点在这,他的工作室也在这。在姚志恩看来,这里更方便,因为出了办公室门,左手边是机器轰轰作响的实训车间,右手边就是团队研讨的会议室。

身边的人评价姚志恩时,用得最多的词就是“勤奋”“敬业”。25年前一头扎进职业教育圈的姚志恩始终没有停止学习和探索的步伐,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企业服务等领域多面开花。继获得省特级教师、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等荣誉之后,姚志恩在今年又被授予浙江省杰出教师称号。

力行项目化教学:教“真的”,练“真的”

1995年大学毕业后,在企业工作了两年的姚志恩进入学校。初出茅庐的姚志恩发现,如果只按教材来教,总感觉少了点什么,还需要把企业里的东西更多地融入课堂。“既然学生下企业的时间有限,那能不能在学校里面建造一个接近于企业生产环境的场所,同时也把企业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标准引进来呢?”入职第二年,姚志恩便带队建起了电力拖动控制和机床电气维修2个实训基地。如今,学校的实训设施总资产已经从1997年的不足100万元发展到9000万元。

课堂上,姚志恩总有新鲜的教学案例。有一段时间,姚志恩在做一个企业分类处理生活垃圾的项目,其中通过自动化设备在流水线上将各类垃圾分拣出来是一道很复杂的工序。姚志恩把这个案例带到了机电专业的课堂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破袋装置。之后,姚志恩逐一评估各个方案,指出优点和缺点,并鼓励大家在碰到机电以外的知识时,敢于打破藩篱,找其他专业教师探讨。在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期间,姚志恩现场展示了这节思维火花频频碰撞的课,获得好评。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驻足旁听,并称赞姚志恩,“你的课上得很好。职业教育的课应该这样上”。

随着教学探索的深入,姚志恩越发觉得个人的力量很单薄。随着技能大师工作室、中职名师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等的建立,他开始思考用团队的力量促进学生培养。2015年开始,他的名师团队每年会招收10~20名定岗实习的学生加入团队附属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班。

学生招进来之后,要经过多轮考验:先是参加各技术岗位的轮训,通过考核后再根据特长负责企业方的小型项目,尝试独立解决小问题;当学生具备相应能力后,再去试着设计一个创新作品。“经过这些锻炼,学生就可以胜任教师的助手角色,拥有不错的综合能力,成为企业争抢的‘香饽饽’。”姚志恩说。

培育卓越师资:有“共性”,也要有“个性”

姚志恩工作室的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要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就一群人走。”姚志恩的团队最初只有实训中心的几名教师,接着扩展到整个机电专业的教师,后来计算机专业和部分公共课程的教师也加入进来,团队规模增加到如今的20人。

一群人如何“走得更远”?在姚志恩看来,每位教师的成长环境、自身基础、想法都不一样,不可“一刀切”。促进教师们的成长,要抓住“共性”和“个性”两方面。“共性”包括高尚的师德、对职业教育政策的准确理解能力、先进的教学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有自己的“个性”,“可以专门研究教学,也可以注重技能发展,或是聚焦校企合作的技术攻关研发”。

在姚志恩的团队里,每年年初大家都会坐在一起,各自汇报上一年计划的完成情况,并提出下一年的计划。一些教师的目标如有相同之处,未来就会组成小型团队,相互扶持、共同进步。“每次有比赛通知下来,我们群里就有很多人响应,有人牵头,也有人跟着学。”团队成员、高级讲师宋涛告诉记者。2019年,团队为备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围绕相关赛事组建了3个方向的5支团队。宋涛参加的是微课方向,参赛方案经过了“三模”的历练后逐渐完善。“第一遍展示初稿,第二遍试讲完后再修改,第三遍请校外专家提建议,继续改进和创新。”宋涛说。最后,宋涛和队友的作品获得了微课评比的一等奖。

“教师不要单打独斗,一定要同心合力。团队里其他人也会在需要的时候‘推一把’,帮助教师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教师只要想做事、想研究,都应得到支持。”姚志恩表示。几年下来,团队成员们的兴趣特长被逐渐挖掘出来。比如教师朱金仙获誉浙江省“百千万”高技能领军人才、湖州“南太湖特支计划”高技能领军人才,90后教师徐斌获评“浙江工匠”。2021年,团队被授予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姚志恩希望能把这种机制和氛围扩散出去,让学校涌现出更多的优秀教师团队。浙江信息工程学校目前共有13个工作室,其中8个工作室的负责人都是姚志恩团队的成员。他们也把共同成长的氛围带到了自己所主持的团队中。

钻研技术服务:从“修修补补”,到“机器换人”

姚志恩在企业间的好名声最早是从帮忙“修东西”开始积累的。一次,一个做童装生产的远房亲戚来找他,说买来的电脑提花机总是出故障,送去维修要花很长时间,想请姚志恩看看。经过一番研究,姚志恩不但解决了故障,也加深了对产品设计规律的认识。爱琢磨的姚志恩受到启发,很多设备与其等企业的技术人员大老远跑过来维修,不如找职校的教师解决,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

在姚志恩看来,技术的事情,只要钻研进去,就“一通百通”。那段时间,姚志恩的案头摆满了各种书,他一边修一边学,成功率越来越高,碰到一条道“走不通”的时候,还会另辟蹊径。慢慢地,姚志恩的关注点也从“怎么修”深入到“怎么改”。当时,湖州有一家企业的进口设备中的单片机总是出问题,每次芯片烧坏就要联系芬兰的生产商维修,让企业大为苦恼。姚志恩拿到单片机,由于不清楚内部代码,只能先像对待“暗盒”一样,通过一次次信号输入和输出推断其中的逻辑关系。每天一下班,姚志恩就从学校赶到企业,晚上12点结束测试才回家。几个月后,姚志恩重新编写了一套程序,让企业在芯片上的成本从100美元直降到10元人民币。

改造不是终点,要做出比原来更先进的系统,还得要创新。“2014年开始,团队从围绕一个技术点攻关,转向整条工艺生产线的再造。”团队成员、青年教师司杰介绍。在他的记忆里,姚志恩常常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不惜通宵达旦,带着大家突破一个又一个难点。

近年来,姚志恩和团队成员们以“计算机+数据库+PLC+嵌入式系统”的技术框架,帮助一家家企业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线改造。以长兴县一家耐火材料企业为例,改造后操作人员数量从原来的12人骤降到2人,同时产品合格率提升8%,日产量提高27%。不只在湖州市域,团队的服务足迹还远至江苏、上海、福建等多个省(市),通过“机器换人”和“两化融合”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团队的名声蒸蒸日上,姚志恩还在思考构建更大的格局,继续延伸校企间的技术共同体关系,促进企业、教师、学生三者的正向互动,把专业建在企业的需求上,把教学放到企业的岗位上,把技术服务标准放到企业的未来发展上,探索职业教育提升的新可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