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电:学生在家也能远程做实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4-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通讯员 程振伟)虽然回不了校园,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大一学生周益龙这段时间仍通过在家网上操作,做完了不少课程规定的实验。他用鼠标代替手臂,用个人电脑就控制了位于学校实验室的真实实验设备。他是怎么做到的?说起来,这一切要归功于学校教师在远程实验方面的提前应对。

因为疫情,杭电的授课方式改成了线上教学。但学校远程实验中心负责人、教授陈龙意识到,线上教学可能会带来实验课的“缺位”:“对工科学生而言,实验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不能去实验室做实验,肯定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质量。”

陈龙介绍,大多数学校的做法是采取虚拟仿真平台代替学生进实验室做实验,然而这并非最理想的选择。“虚拟仿真实验的真实体验感不够,而且实验结果都是理想状态。远程实验是世界范围内工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大趋势。疫情时期,也正好是开发相关平台、推进规模化远程实验的契机。”陈龙表示。

杭电早在2016年就开始探索远程实验做法,有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做依托,并积累了构建具体远程实验平台的项目经验。在此基础上,陈龙和5名同事一道,自2月初开始加班加点,最终开发出了学校的“远程实境实验平台”。大家在实验室里搭起相关设备,最多可允许9名学生同时进行远程操作。

这套平台自4月8日投入使用以来,每天能保障300名学生进行远程实验。目前“上线”的远程实验课程包括电路分析实验、电工学实验、电机学实验等系列实验项目,适用于电子、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机械等专业的学生。“只要拥有一台能联网的电脑,就等于拥有了整个实验室。而且做的都是全真实验。”陈龙说。

接下来,陈龙和同事们还打算进行更大规模的部署,让远程实验平台服务更多的实验课程。“眼下,我们已经开放平台,每周能为其他高校提供2000人次以上的远程实验教学服务。”杭电电子信息学院院长李文钧表示,引入远程实验,为疫情时期的工科实验教学提供了“硬核”解决方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