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6C”教师培养的实践探索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6-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义乌市群星外国语学校 季建飞

“6C”是指Creativity(创新力)、Cooperation(合作力)、Communication(沟通力)的关键能力和Caring(博爱)、Confidence(自信)、Commitment(奉献)的关键品质。这是基于民办学校自身特点提出的教师核心素养。其培养路径可概括为:品牌意识、精致管理、专业课程、活动载体。

一、深执品牌意识,促进专注发展、命运共同的工作定力

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大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品牌意识的核心是能把教师心灵深处的追求意象化,并成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学校主张“博融天下,慧悦人生”的教育理念,培养“博爱”“自信”“奉献”的教师。谨慎对待民办学校教师局限“小我”的思维模式,而以“大我”引领“小我”的价值选择,指向华夏根基、国际视野、领袖胸襟、家国情怀,塑造“博慧”教师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实现文化增值和品牌意识的提升。

校长立足于品牌文化的视角洞察学校教育的一切,高度重视品牌文化对教育行为无可替代的作用,使得在品牌文化支配下的教育行为成为办学管理的“本能”。对于教师而言,就是一种学习文化。学习不仅是为教学服务,更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一种能够延伸教育生命的品质。如每年举行的“最美教师”师德演讲、“感动群星”十大人物评选等都彰显出了精神的力量。

二、深化精致管理,保持脚踏实地、登高望远的工作实力

教育质量直接关系民办学校生存, 教师培养和教学实绩密不可分。精致管理倡导建设“有作为才能有地位,有成绩才能有尊严”的机制。

学校层面通过“能动—反馈—调节”的“激活”策略,聚焦于目标。目标绝不是空洞的教学成绩,而是把业绩置于教师个体发展、团队发展的目标之中。最让教师认同的是“教师不是局外人”,教师有平等对话权,是学校发展的建设者。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是共同体,为教师的沟通力生长提供环境。

学校主要做的是“空白管理”,即让教师发现学校发展和管理的空白之处,进入空白领域,扩大空隙,以便决策尽快转化为管理活动。如每年举行“让后勤服务换新颜”专题活动就非常有成效。

当然,民办学校的家校合作也是促进教师沟通力、自信力等方面发展的有利途径。举办“家长学校·国学讲堂”,提高教师沟通和管理能力;组建家长讲师团,赋能教师,调动教师整合创新能力;生成多元化的教学组织管理,以整体观念和关系思维促进各领域之间的沟通与融合;整合教学资源,让课堂更温暖。

三、深固专业课程,保持破浪前行、开拓进取的工作领先

课程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重要的载体,固然是学校和教师发展的聚焦点。什么样的课程能够联通过去、现在和未来?课程是一条教育之路,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的课程内容与结构,决定了未来学生的素养和知识结构。

近几年,我们推进了系列特色课程建设,为教师专业发展立下了标杆,如“SQ”英语、“玩转”数学、“伦宇”书社等。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催生了研究型教师。同时,在课程资源的联动融合与再生方面,又推动了学校组织变革。再者,师生共研的过程中必然出现协作的问题,这便要求教师要借助协作思维的力量,学会并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如每学期一次的师生共研活动汇报、探秘科技之林、细品书香典藏、“师生共研5.0”发布会、表演真正的“技术”等都是课程展示的亮点。

四、深思活动载体,保持勤勉尽责、励志创新的工作情怀

首先在中层团队中夯实。中层管理者具有集指挥与操作于一身的角色特点,给他们提供随时演练本领的“习武场”,有计划地设计实践岗位与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学习,是迅速提高其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随着学校转型性变革的发展与深化,学校中层层面的变革与创新越来越成为教师培养关注的焦点。如邀请名校长曹伦华、前阿里巴巴核心高管陈国环、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助理丁书林、浙大继续教育学院教授王建军等给中层团队作专题培训。遵循“教师主动与专家指导,问题主线与活动主轴”的原则,并最终体现在“6C”教师主体性的发展上。

其次在班组建设中落实。一个班主任的眼界有多高,思路有多阔,直射了学校,又回馈给学生。班主任们只有坚守接纳、温暖、支持、规则、力量、方向等关键词,锻造“6C”素养,才能面向未来,在传承中勇于承担责任,用微笑带给孩子希望。我们通过“信息—交融—体验”的开放心态,落实活动载体。如邀请浙江省德育讲师朱旦标院长、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李宏亮博士、全国知名班主任郑学志校长等作为班主任培训导师,结师徒、把准脉、强反思。

同时在教师研训中厚实。民办学校更要力行“教师是财富”的观念,用之而培育之。通识培训,定场切入,让教师感悟思想、感悟精神;入格培训,定向发展,找到发展方向,提升自身价值;校际培训,定式研讨,体现教师的主体发展;骨干培训,定点实训,实现点、线、面的结合。以关键事件为抓手,充分考虑教师和学校最需要的元素,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细节,可以使我们的培训从务虚层面走向实际、细微和可操作化的境界。以关键活动为平台,去认识和证明自己。如承办“深度学习·聚焦思维——义乌市小学段课堂新样态研讨展示活动”“与名师零距离,浸润学科思维”“名师引领,激活课堂智慧”等系列活动,精彩诠释了“博慧”教师的风采。

教师培养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校的探索与实践才刚刚开始,特别是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培养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我们也应与时俱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