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网络课程开发路径优化管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8-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杭州市清河实验学校 俞小春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5G技术的发展,美术教育呈现出互联网化的特点。但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认知局限、疫情的突发性及互联网深化应用的技术门槛,都对教师开发和实施小学美术网络课程提出了严峻考验。如何在网络技术和疫情防控背景下,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小学美术网络课程,是当前美术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与德育教育融合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受疫情防控启发,我们借助“抗疫精神”,通过美术语言和技能,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中华文化及生态文明等内容。比如开展“中国结设计制作”“爱心卡”等美术手工课程,融合“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疫情防控教育元素;开展“有趣的线描画”绘画创作课程,结合图片讲解新冠肺炎来源、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学生不但能从中提升爱国热情,掌握绘图方式,还能向他人传播卫生知识。

二、与互联网技术融合

5G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传统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借助信息网络的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等特征,推动形成个性化的“移动小课堂”,利于上传知识链接至QQ或钉钉平台。这使学生既能学习教材知识,又能获取充足的相关资源。

三、与核心素养培养融合

小学阶段是学生求知欲、技能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以美术为载体,融合语文、劳技、数学、科学等学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批判思维、信息素养及沟通能力。比如绘画课上,引导学生开展预防新冠肺炎方法手绘图创作。学生不仅增强了绘画技能,还了解了预防新冠肺炎的卫生知识。

四、问题和优化方案

乔纳森学习环境设计理论强调:“教学设计是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依托、以教学活动为指引、以交流互动为途径,以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为目标的立体化教学设计。”线下教学时,学生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但面对冷冰冰的电脑,学生发言受到影响。因此课程开发要注重师生互动模块设计,让学生的疑问得到及时有效的解答。网络教学时,教师应有针对性、重点性地提问,通过几个典型问题,解决本课程的重难点。同时对学生进行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共同讨论问题,强化师生交互,增进师生情感

小学美术评价标准难以量化,比其他学科更主观。教师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问题解决能力,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给予综合性评价。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居家绘画的成果予以过程性评价,根据作业包中的图片予以全面性评价。评价包含等级、评语、星级,获得相应星级的学生可以获得贴纸等奖励;集齐贴纸可以换取“水宝印章”,参加班级“美术之星”评选;优秀作业将展示于学校微信公众号、校报、校园橱窗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