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军军和爸爸上街去,看到马路上摆了很多木板,木板上贴着一些宣传画,有好些叔叔阿姨正在发宣传单。军军问爸爸:“他们在干什么?”爸爸说:“今天是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三年级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小学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8-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现代文阅读:
    包括现代诗歌阅读、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散文阅读。小学阶段主要以记叙文为主。

  • 记叙文包括:
    (1)划分段落
    我们所讲的分段就是划分文章的意义段,即在意义上可以构成一个完整单位的部分。
    划分段落常见的方法有:
    a、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
    b、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
    c、按照空间方位的变换;
    d、按照事物的性质;
    e、按照所叙述的事件之间的关系;
    f、按照重点段。

    (2)概括段意
    段落大意是对文章的一个段落的主要意思的概括。
    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a、找出重点句法。这些句子多数是总起句、概括句、小结句、过渡句;
    b、合并层意,归纳段意;
    c、分清主次,抓住主要事件归纳段意;
    d、分析中心,归纳段意。

    (3)列小标题
    列小标题要含义明确、用词简练。
    方法有:
    a、段意中提炼重点词语做小标题。
    b、从文章中摘录词、词组、句子等做小标题。
    c、自己概括小标题。

    (4)归纳主要内容
    一篇文章内容丰富,作者着力表现的、与中心思想关系最密切的内容就是主要内容。
    常用的方法有:
    a、综合段意,归纳主要内容。
    b、抓重点段落,归纳主要内容。
    c、用过渡短语归纳主要内容。
    d、提出问题(文章主要写什么、写谁、做什么等等),归纳主要内容。
    e、分析标题,归纳主要内容。

    (5)概括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
    概括中心思想一般分两步:
    第一步弄清作者写了什么,即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写,即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感情、立场等等。
    常见的概括方法有很多,最基本的有:
    a、从文章题目入手。
    b、从中心句入手。
    c、从文章重点段落入手。
    d、从主要内容入手。

  • 阅读步骤及技巧:
    阅读题一般做题程序:
    阅读题目-----阅读文章-----再认真读题-----揣摩原文-----做好标记-----准确答题。
    现代文阅读方法:
    整体感知----局部阅读-----整体阅读。
    第一阶段的整体阅读,只需对文章体裁有一个整体的粗略的了解和把握就可以了。
    记叙文: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抒发了什么感情。
    说明文:作者说明的对象和主要特征。
    议论文:作者针对什么问题,发表了什么见解和主张。

    小学现代文阅读一般技巧:
    1、理解题目
    记叙文可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类型的;
    记叙文的题目一般也分为这几种类型。题目是文章内容的眼睛,简析题目可以帮助推测记叙文内容,推测文章中心。
    2、阅读文章
    浏览一遍文章,凭感觉划出自认为重点的词语、句子;
    (1)整体感知:
    文章的基本内容(什么人?什么事(物)?怎么写的?为什么要写?你是怎么看的?)
    写人的文章主要分析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神态等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主题。
    记事的文章要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析事件的意义和它体现的中心思想。
    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借景抒情,在分析时注意:
    ①写景层次、景物特点、写景顺序、情景交融;
    ②想像、联想、修辞手法的运用。
    借物抒情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某物的外形、内在特点的描绘,运用联想、类比,颂扬与之有关的人物的内在精神特征,
    用象征手法、议论、抒情篇末点题即可。分析这类文章要注意:
    ①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警句;
    ②一般富有哲理的语言譬句是以文中物的形象的描写为载体的,所以分析时要抓住物的形象的特点;
    ③想象、联想、象征写法的运用。
    (2)理清思路:
    叙述的基本要素、作者的情感变化、材料的安排、文章的过渡
    3、认真读题
    4、再读原文,揣摩语言
    第二个阶段的整体阅读,是在认真、深入分析了文章细节的基础上,对文章主题、感情基调、结构特征、写作意图等方面的准确把握和总结。
    记叙文:
    ①抓住全文的中心句或主旨句。
    ②从文章中的一些关键性语句入手,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情感
    ③从线索入手,把握文章中作者的感情脉络,进而领会全文。
    ④从标题入手,把握文章中心。
    ⑤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
    根据事件的发展过程划分;
    根据时间先后划分;
    根据空间的变化划分;
    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
    根据感情的发展变化划分。
    这次是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读,很快能确定回答问题的阅读范围,再阅读与题干相关的语句,截取关键性文字。
    揣摩语言:引领文章主旨的词、句(描写句、抒情句、议论句)
    使用关联词(如:不但……而且……;因为、何况、但是、然而、因此等)
    5、准确答题,提炼概括

  • 考点名称:标点符号

    • 标点符号:
      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 常用标点符号及用法:

      名称

      标点符号

      用法说明

      举例

      句号  

      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于陈述句。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

      问号

      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
      用于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 没有那两只手,这里还不是一片荒坡吗?

      感叹号

      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  啊,那么光明的世界!
      用于感叹句或者祈使句。 你给我滚出去!

      逗号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

      冒号

       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 老师说:“汤姆是一个好孩子。”
       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 菜架上摆满了蔬菜:菠菜、芹菜、西红柿……

      分号

      表示一句话中间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分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 学三个月的,手艺扎根在眼里;学三年的,手艺扎根在心里。

      书名号

      《》〈〉

      表示书籍、文件、报刊、文章等的名称。 《少年闰土》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

      书名号里还有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
      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

      教委主任亲自撰写了《<少年文艺>》发刊词。

        省略号

      ……

      表示语言的省略部分。 动物园里有大象、老虎、狮子……多种动物。
      表示语气的断续、延续 他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顿号

      表示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铅笔盒里有铅笔、尺子、橡皮和圆规。

      引号

      “” ‘’

        表示引用的部分。 爸爸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的词语。 詹天佑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整天吃吃睡睡不干活,你可真“勤快”呀!
      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
      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他问:“老师,‘垂头丧气’的‘垂’是什么意思?”

      破折号

      ——

      表示解释说明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2000年6月1日。
      表示话题突然转变。 那个书包很漂亮,而且装有很多东西——现在不见了!
      表示声音的延长。 老师大声喊道:“预备——跑。”

    • 标点符号的历史:
      中国古代文书一般不加标点符号,而是通过语感、语气助词、语法结构等断句(在文章里加入“句读符号”:句号貌似现在的句号,表示句子的完结;读号貌似现在的顿号,表示语气的停顿),有时会出现歧义、造成对文章字句的误解;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