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苏州园林》选段。(共13分)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八年级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初中语文 > 说明文阅读/2017-12-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苏州园林》选段。(共13分)
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②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小题1:选文第①段的主要内容是                                       ,其中“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一句从                          的角度突出了假山堆叠的艺术效果。(3分)
小题2:文中说“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明是怎样配合布置的。(3分)
小题3:选文第②段语言生动优美,请举一例具体分析。(3分)
小题4:1997年,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请根据下列材料,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世界文化遗产。(4分)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2011年,杭州西湖申遗成功,网民们都担心西湖周围的地价、房价又要迎来新一轮的“高潮”。法国雪铁龙公司在中国万里长城拍摄汽车广告,该广告在法国某电视台播出后,招致无数电话怒斥:“我们法兰西民族是有着悠久文明传统的民族,怎能为了拍一个商业广告,竟让汽车爬上人类文化遗产!”该广告从此被束之高阁。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3分)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2分)游览者的感受。(1分)
小题2:(3分)示例:成河道模样的水面与桥梁配合;池沼河道的石岸与石头、花草配合;池沼养的鱼与荷花、睡莲配合。(3分)
小题3:(3分)示例:“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一句写出了苏州园林的树木高低错落,姿态各异,充满诗情画意。(3分,找准1分,分析2分)
小题4:(4分)(1)我们要大力保护申遗后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们是人类宝贵的遗产;(2)别把申遗当生意,不能用申遗后的文化遗产来牟取暴利;(3)对破坏世界文化遗产的行为要予以谴责。(共4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4分)


小题1:
试题分析:第一空根据本文段落结构总写的特点直接摘引段首中心句即可,第二空抓住文段中“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这句话即可作答。
小题2:
试题分析:阅读文段,根据题意在文中找到写两种景物相互配合的语句摘引即可,如“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鱼戏莲叶间”。
小题3:
试题分析:选出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如“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点明使用的说明方法,说明其突出了景物什么特点,要用评价语“形象生动”。
小题4:
试题分析:根据文段从保护文化遗产与商业经营的关系这个角度思考此问题,强调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而不应该将之变成商业化这一观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