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八年级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初中语文 > 记叙文阅读/2017-12-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1. 给加粗的字注音。
(1) 踞(     )
(2) 喻(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
(1) 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
对调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
即物起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文字开头“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中的“这”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中“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一句中“多”字是否可以去掉?“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三段文字着力描绘唱歌人的肖像:写_____、写______、写______,笔笔细致,如在眼前。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1. (1)dūn
    (2)pì
2.(1)对歌。
   (2)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
3.山野对歌
4.不能去掉“多”字。“多是情歌酬和”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在下文其实就有照应一一“也唱其他故事”。此外一个“多”字下得准确精当,无可更易。“种种不同方式”有总领作用,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互嘲互赞。
5.面容牙齿服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