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小题。《走一步,再走一步》(节选)①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父亲的声音!父-七年级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初中语文 > 记叙文阅读/2017-12-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小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节选)
①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②“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③“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④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⑤“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⑥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⑦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⑧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小题1:按下面的提示从文中找出“我”心理变化的语句。(3分)
①毫无信心:                                                             
②有了信心:                                                             
③信心大增:                                                             
小题2:第⑦段中“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结合语境,揣摩“我”当时“啜泣”的原因有哪些?(2分)
                                                                                 
小题3:第⑥段划线句子“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中“探”换成“踩”或“踏”好不好,为什么?(2分)
                                                                                 
小题4:作者小时候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对他今后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他的经验给你带来哪些有益的启迪?(3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偏易

答案


小题1:①毫无信心: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②有了信心:   这似乎能办得到。                                        
③信心大增: “我能办得到的。”                                            
小题2: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欢悦;有先前的委屈;有对父亲的感激;有战胜困难的成就感。(答出三点即给满分,答出两点给一分,除答案外其他言之有理之处亦可酌情给分。)
小题3:不能,“探”字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当时的害怕和小心翼翼,而“踩”和“踏”则不能体现。(光表态,没有写出理由不得分。)
小题4:第一问:让他明白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个的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1分)
第二问:围绕主题,自圆其说即可。(2分)


小题1:试题分析:“我”在父亲的指点下,终于征服悬崖的过程中,作者详写了“我”的心理变化。可以从文中父亲平静的宽慰的、“我”惊恐的和叙述者从容的语调,从中概括出爬下悬崖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最初:毫无信心(我不下去!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继而:信心萌发(这似乎能办得到。);随后:信心大增(我顿时有了信心。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最后:巨大的成就感(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潜在力量。),整个变化过程有层次而令人信服。
点评:这类题目可以根据题干要求锁定相关语段,然后找出描写“我”心理变化的语句,概括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小题2:试题分析:第⑦段中的“啜泣”与前文第②段中的“哭”不一样。表面都是哭泣,其中的缘由截然两样:前者是恐惧和伤心,后者“啜泣”真实地再现了劫后余生的“我”心有余悸?同时也有一种获得安全感之后的舒坦?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种战胜困难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这种情感体验是十分丰富的。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喜,有对父亲的感激,更有一种全新的感觉──“我觉得自己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验。”
点评:分析人物的情感,关键在于结合文章中的具体情节的具体描写来分析。如本文我是 “在父亲的鼓励之下,我一步一步的爬下了小山,内心特别的激动,为自己战胜困难也为感激父亲”,只要抓住 “我战胜困难特别激动”这个情节来分析我流泪的原因即可。
小题3:试题分析:置身于悬崖之上,就是因为我的胆怯,“探”这个字正表现了我的“小心翼翼”以及“胆小”的心理,而“踩”这个字则不能体现出我“胆小”这一特点。
点评: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可以从词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方法入手,从句子表达的内容、效果及所处位置等等方面,分析词语或句子的具体作用以及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题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题,第一问:从那座所谓的悬崖爬下来之后,我回过头来,发现自己却走了那么长一段距离,那么长的距离正是由那许多的“一小步”组成的。这对我来说,有很大的启示,用文章中第8小节的内容说就是“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第二问:启迪可以从假如“我们”遇到困难时如何克服或作为长辈如何教育孩子这两个角度去思考:在人生道路上,无论我们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都可以化整为零,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种人生经验,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或:文中父亲帮助自己的孩子脱险的办法告诉人们,对孩子不要溺爱,要科学地训练孩子,使之自立自强。作为家长,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给以指导、鼓励,不能包办代替,路要让孩子自己走,在走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成熟起来。
点评:分析文章的内容,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之上,了解一些情节的前因后果,然后根据题意,再去分析原因。如本文,从我战胜困难的原因去分析“我获得了什么经验”。在回答“他的经验给你带来哪些有益的启迪?”时,只要内容设计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