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段阅读(12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七年级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初中语文 > 记叙文阅读/2017-12-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课内文段阅读(12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 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小题1:选文中有三个动词写出了父亲爬上月台不容易,它们是                  。(3分)
小题2:文段中作者着力刻画了父亲怎样一个“背影”?(2分)
小题3:看见父亲的背影,为什么“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2分)
A.因为“我”看到父亲不顾年迈体弱,亲自为“我”买橘子,百感交集,深深理解了父亲的爱子之心。
B.因为“我”觉得父亲太固执,对他表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C.因为“我”就要和父亲分手了,“我”为离别而伤心难过。
D.因为“我”为离别而伤心难过,同时也为有这样一个好父亲而激动、喜悦。
小题4: 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如何理解父亲“心里很轻松似的”?(3分)
小题5: 对“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段文字表现了父子相互关爱的深情。
B.父亲不放心儿子,表现父亲谨慎的性格。
C.临别时父亲反复叮嘱、提醒,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惦念,无微不至的体贴、关心以及深挚的爱。
D.儿子要远离父亲了,父亲心里很难过,叮嘱儿子,怕儿子丢失行李,表现父亲很小气。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 攀 、 缩 、 倾  。(3分)
小题2: ( 2分)父亲为我买橘子时艰难地爬过月台台阶的背影。
小题3: A  (2分)
小题4:(3分)其实这段时间像样的心情不轻松,而买橘子的过程对于父亲也相当不容易,但父亲怕儿子担心,于是故意装出轻松的样子来宽慰儿子。同时,父亲买来橘子,觉得尽到了一些照顾儿子的责任,心里也感到轻松。
小题5: C (2分)


小题1:
试题分析:从作者的描写中体会“父亲”艰难努力的样子,从中选出相关词语。
小题2:
试题分析:根据本段中心事件来概括即可。
小题3:
试题分析:对比各项表述的内容,看哪一项表达的内容最为丰富(包括了其它项的内容)即可判断。
小题4:
试题分析:根据文中的描写,先从“不轻松”来理解,然后再从父亲对儿子的体贴这个角落来理解。
小题5:
试题分析:注意此句是在哪一情节中出现的,根据情节环境理解作者的心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