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6分)小题1:阅读下面诗歌:“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琐窗。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猜猜该诗写的是什么鸟?这种鸟寄托了怎样的寓意?(3分)小题2-八年级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初中语文 > 综合读写/2018-01-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6分)
小题1:阅读下面诗歌:“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琐窗。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猜猜该诗写的是什么鸟?这种鸟寄托了怎样的寓意?(3分)
                                                                                
                                                                                
小题2:随着春天的到来,很多候鸟开始了迁徙,而禽流感的危险性似乎越来越近了?我们不得不担心候鸟的迁徙是否会带来禽流感。有人说:“干脆把鸟都杀了,免得造成疾病的传染”,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3分)
                                                                               
                                                                        

题型: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燕子 燕是春的使者,是吉祥的象征,美好、惜春、时事变迁,是平民化的益鸟。
小题2:首先不能将禽流感传播的问题归罪于鸟类。因为鸟类是无辜的。真正人类需要去面对的是如何找到克制病毒的方法。其次,人类对鸟类生存环境的破坏以及人类自己对鸟类缺乏必要的保护,也是病毒得以传播的原因。第三,要好好防止禽流感的传播,人类必须加强宣传,卫生健康的生活,和鸟儿成为朋友,而决不是杀鸟。所以说,只有人类自己加强爱鸟、护鸟的意识才能处理好这个问题。


小题1:试题分析:根据诗中的“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可以推断是燕子,因为燕子是要建巢穴的,而且是把巢穴建在“茅檐”里。“这种鸟寄托了怎样的寓意”不但是靠对诗的理解,还要有平时的积累,我们知道,燕子是报春的使者,是吉祥、美好的象征,是老百姓心目中的益鸟。
点评:对于身边的事件、现象,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要多关注,平时就要养成与同学、师长多讨论、多交流,多发表自己的观点的好习惯,这样,自己的知识面会越来越广博,语文的各项能力均都得到提高。
小题2:试题分析:针对“杀鸟来避免疾病的传染”的做法,我们最好是不同意。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鸟都是病毒的携带者,更不能把疾病的流行归罪在鸟儿们的身上。人类应从自身找原因,积极寻找克制病毒的方法,做好禽流感的防治工作。
点评:这是一道结合材料表达观点题,是开放性题。无论持哪种观点,都必须要有相应的理由支持,而且要观点明确,语句通畅。但一定要有正确的导向,答案不可消极偏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