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八年级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初中语文 > 感情色彩/2016-10-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二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1.第一句加粗词“冲破”与第三句加粗词“突破”能否调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句中“西起九江”后为什么要加上“(不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粗词语“均”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京拒绝和平”中的“南京”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句中“不料”一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1.不能调换。因为第一句属于导语,用,,在这里,它贴切地表现出我军的英雄气概和渡江作战时的气氛。        
2.表明九江不在渡江区域内,使新闻内容更真实,语言更准确。      
3.概括了战线之长,胜利之大。  
4.借代。  
5.充满嘲讽,汤恩伯本来是督战的,结果却无战可督,且全军覆没,狼狈不堪。敌军的,出其不意,制胜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