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春嫂的钱包出了西城门,郊外的三岔路口边,有一处简陋的棚屋,这棚搭建了好多年。春嫂每天清晨三点多来开门,拉亮灯,开始做包子。清晨来吃-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春嫂的钱包

  出了西城门,郊外的三岔路口边,有一处简陋的棚屋,这棚搭建了好多年。春嫂每天清晨三点多来开门,拉亮灯,开始做包子。清晨来吃的人也多,多数春嫂认识。来的人大多自个儿小心地从沸水里捞起碗筷,先盛了一大碗骨头汤坐着慢慢地喝。一会儿,春嫂便递上一碟包子。来的人多了,忙的还是春嫂一人。人们于是自己动手盛包子,吃完后,将钱丢进装零钱的小塑料桶,自己找钱,找好钱后冲春嫂扬扬,人便走了。
  有一只流浪的猫挺着大肚子在棚屋附近转悠。春嫂对猫“喵喵”地唤着,猫不时也冲春嫂“喵喵”叫两声,春嫂及时盛了一个包子扔了过去,猫嗅了嗅,慢慢吃了。“呀,一只可怜的猫,怕是快要生了!”那以后,猫每天早晨准时来了,吃着春嫂的包子,围着春嫂的脚转,一会儿用毛茸茸的尾巴亲热地撩撩春嫂。后来猫干脆不走了,睡在春嫂的柴火棚里。
  这天早上,天阴沉沉,北风刺骨。春嫂来的便晚些,猫“喵喵”地转到脚下,春嫂边开门边跟猫说话:“饿了吧,等一会儿才有吃的。”门开后,春嫂随手将每天装钱的小黑布包放在桌上。包上新挂了一条长尾巴绒线鼠。春嫂麻利地打开炉火,抱来柴,洗净手后开始和面。像往常一样,春嫂先在炉火上蒸几笼,再开始在灶锅上贴。不知什么时候路旁有了一个老叫花子,拄着棍,端着瓷碗,呆望着春嫂,迎着寒风瑟瑟地立着,却也不肯到跟前来。春嫂心一酸,可怜的事她也见多了,只是无言。春嫂过去拿了老叫花子的瓷碗,进屋盛了大半碗汤,开笼捡了几个包子,匆匆递给老叫花子。老叫花子抖抖地接过,顺势蹲在路边贪婪地吃着。
  小屋渐渐来了顾客。人们搓着手,哈着气,坐桌边慢慢地喝汤吃包子。待到春嫂需要找别人的零钱时,这才发现放在桌上的黑包不见了!包里钱不多,倒有一张上万元的欠条。春嫂有些慌。“春嫂,你瞎找什么呀?莫非掉了钱?”有人看着便问道。
  “没……没有,我哪还有钱丢啊。”转来转去的春嫂笑笑,对屋里正吃着的顾客说自己刚刚丢了钱,这有些不合适。“说你春嫂没钱,我不信!”有人说。
  “有钱也是辛苦挣来的!”另一个感慨着。
  “不跟你借钱。”刚进门的这人嘴快地接着打趣。
  春嫂讪讪地笑着,嘴里不停地“哦哦”“嗯嗯”着,一边无心地干活,一边忍不住不时偷偷瞄瞄各个角落。这一时,春嫂的心不安地纠结着,她强打笑脸,招呼顾客,脑子挥之不去地胡乱想着她那黑包。“莫非,一早被那老叫花子趁自己不注意拿走了?……也不可能,老叫花子好像没进屋……让某个顾客拿走了?”春嫂注意到最先来的那些顾客,人人空着手来又空着手走了。春嫂摇摇头。“哎!没有证据不好乱怀疑。包到底在哪里?不会是早晨慌慌张张出门忘了拿,包这会儿依然在家吧!”春嫂清清楚楚记着早上带来了。“丢了几十元钱也罢了,丢了欠条怎么办?哎!不是打电话来让今儿去取钱,自己怎么会把欠条随随便便放进小包,顺手带着。只怪自己太大意!”春嫂越想越懊悔,不知怎么办才好,急得她直转悠。趁着有点空闲,春嫂背着顾客,打了一个电话回家,尽量小心地问。家里人忙去看,回复说没见着。春嫂更慌了。
  好不容易顾客全走了,可以收摊了。春嫂丢下一大堆杂乱的碗筷不顾,立马拿过扫帚,从小屋最里面慢慢仔细往外掏扫着,特别是那些空面粉袋的下面,瓦盆的边角……各个角落春嫂一一仔细地清扫着。突然在旧冰箱的座底下面,春嫂掏扫出一团黑黑的东西,正是那只拖着长尾巴绒线鼠的包。春嫂又惊又喜,不停地拍打着黑包上的灰尘。蜷缩在椅子上的猫此时忽然冲春嫂“喵喵”地叫着。春嫂一下回过神来,敢情是这猫玩耍长尾巴鼠时将包拖了进去。“这要找不到,我要冤枉多少人!”春嫂嗔怪地吓了吓猫,猫“哧溜”一下逃窜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开篇描写简陋的棚屋,写顾客自个儿从沸水里捞起碗筷,是为了突出春嫂的不幸和个人创业的艰辛。
B.一只流浪的猫挺着大肚子在棚屋附近转悠,引起了春嫂对它的同情,写这只猫是为了表现春嫂由物及人的怜悯之情。
C.第三段“天阴沉沉,北风刺骨”的描写,为写春嫂看到迎着寒风瑟瑟地立着的乞丐时心一酸作了铺垫,衬托出春嫂的善良。
D.春嫂发现钱包不见了,四处寻找。而几个顾客的话有点幸灾乐祸,说得春嫂十分尴尬,不好意思把丢了钱包的事说出来。
E.春嫂一会儿疑心钱包是不是那老叫花子拿走了,一会儿又想是否是某个顾客拿走了,一会儿又自我否定,说没有证据不好乱怀疑,这心理描写真实而有生活气息。
(2)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春嫂的形象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嫂钱包不见了之后的情节写得紧张而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线索是“钱包”,有人说是“猫”,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1)EC
(2)春嫂这个小店主的形象特点:勤劳、信任别人(或相信别人)、善良、朴实。
(3)春嫂发现钱包不见了之后,先是“有些慌”,面对顾客的询问,又不好直说,只好“转来转去”,体现了她寻找钱包的焦急心情。她一天都无心干活,又要强打笑脸招呼顾客,又惦记着钱包。打电话到家里,也说没见着,使春嫂更慌了。这些情节设置,表现了春嫂十分紧张的心理,并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最后在旧冰箱的座底下找到钱包,钱包怎么会到那里去?这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作者在前面为猫拖走钱包设置了伏笔,一是猫饿了,二是钱包上挂了一条长尾巴绒线鼠。(意对即可)
(4)示例一:我认为小说的线索是“钱包”。一是题目中写的是钱包;二是小说的重点是寻找钱包和钱包失而复得,就连开头写顾客“将钱丢进装零钱的小塑料桶,自己找钱,找好钱后冲春嫂扬扬,人便走了”,也为钱包的丢失提供了一种可能。所以小说的线索应是“钱包”。
   示例二:我认为小说的线索是“猫”。一是从第二段开始,猫就出场了,小说的结尾又是“猫‘哧溜’一下逃窜了”;二是小说的中心情节是钱包的失而复得,但钱包是猫拖走的,正因为它把钱包拖到了旧冰箱的座底下面,才使春嫂难以找到,也使情节紧张起来,“猫”起到把这些情节连结起来的作用;三是小说刻画的主人公是春嫂,而通过写猫她的形象特点得以很好地体现出来。(言之有理即可)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春嫂的钱包出了西城门,郊外的三..”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