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合成生物学是基因工程中一个刚刚出现的分支学科。该学科致力予从零开始建立微生物基因组,从而分解、改变并扩展自然界在35亿年前建立的基因密码。此-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合成生物学是基因工程中一个刚刚出现的分支学科。该学科致力予从零开始建立微生物基因组,从而分解、改变并扩展自然界在35亿年前建立的基因密码。此外,合成生物学还可以通过人工方式迫使某一细菌合成氨基酸。重塑生命是这一新兴科学的核心思想。
与基因工程把一个物种的基因延续、改变并转移至另一物种的做法不同,合成生物学的目的在于建立人工生物体系,让它们像电路一样运行。与传统生物学通过解剖生命体以研究其内在构造扣的办法不同的是,合成生物学的研究方向完全是相反的,它是从最基本的要素开始一步步建立零部件。“所谓合成,就是由我们建立各个活的部件,是逆自然世界的一个过程”,恩迪说。
研究合成生物学的科学家们预言,合成生物学的成功将意味着科学的极大进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蛋白质研究工程师温德尔?利姆认为,合成生物学利用活体细胞来探测人体内的危险物质,通过修复细胞功能、消除肿瘤、刺激细胞生长和使某些决定性细胞再生,达到治疗各种疾病的目的。
一些专家提出应该制造一个配备有生物芯片的细胞机器人,让它在我们的动脉中游荡,检测并消除导致血栓的动脉粥样硬化。还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运用合成生物学还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细菌,用来消除水污染、清除垃圾、处理核废料等。恩迪还提出,合成生物学还可将“基因”连接成网络,让细胞来完成设计人员设想的各种任务。例如把网络同简单的细胞相结合,可提高生物传感性,帮助检查人员确定地雷或生物武器的位置。甚至可以从太阳中获取能量,用来制造清洁燃料。
但是主流生物学家们对此嗤之以鼻,他们认为生物(生命本身)不可预测并经常出现基因突变,因此很难被认知。更不用说培育它们和把它们变成“微型工厂”了。同时,合成生物学存在某些潜在危险,它会颠覆纳米技术和传统基因工程学的概念。如果合成生物学提出的创建新生命体的设想得以实现,科学家们就必须有效防止这一技术的滥用,防止生物伦理冲突以及一些现在还无法预知的灾难。
毫无疑问,在科学家的理解中,细胞是自然界进化魔杖的完美设计,而合成生物学正是这一概念的逻辑推论。尽管“合成生物学”是一项颇有争议的新兴学科,科学家们在合成生物学方面做的各项研究和实验还处于初级阶段,但这项前沿科学一定能够给人们带来惊喜。
小题1:根据文意,下列对“合成生物学”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合成生物学可以用遗传学方法把细胞变成细胞机器人,用来消除血栓、消除水污染、清除垃圾、处理核废料等。
B.合成生物学利用活体细胞来探测人体内的危险物质,通过修复细胞功能、消除肿瘤、刺激细胞生长和细胞再生,达到治疗各种疾病的目的。
C.合成生物学能帮助检查人员确定地雷或生物武器的位置,是因为它可将“基因”连接成网络,提高生物的传感性。
D.合成生物学通过建立一个个“活的部件”来形成一个像电路一样运行的人工生物体系,从而达到重塑生命的目的。
小题2:下列不属于合成生物学研究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的一项是
A.颠覆纳米技术和传统基因工程学的概念。
B.造成技术滥用并产生生物伦理冲突。
C.发生一些无法预知的灾难。
D.经常出现基因突变。
小题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合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将迫使研究人员考虑如何让这个领域在真正兴起之前实现自我约束。
B.细胞是自然进化的完美产物,合成生物学利用细胞重塑生命,必将加快自然界生物进化的进程。
C.合成生物学遭遇的尴尬,说明人类创造的每一项技术都不可避免地产生副作用。
D.由于合成生物学应用前景广阔,它兴起后必将取代传统生物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A


小题1:D (A项“遗传学的方法”不对,应该是人工合成的方法,且对其作用表述扩大了。B项“细胞再生”偷换了概念,原文为“某些决定性细胞”。C项“将‘基因’连接成网络”的说法不全面,还可以将“网络同简单的细胞相结合”。)
小题2:D (“经常出现基因突变”是生命本身具有的特点。)
小题3:A (D项“加快自然界生物进化的进程”的结论错误。C项以偏概全,“给每一项技术”不妥。D项“必将取代传统生物学”的结论错误。)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合成生物学是基因工程中一个刚刚出现的..”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⑤论据: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