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唐师曾是世界闻名的摄影记者,拍出了卧龙山区大熊猫、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枪林弹雨中的伊拉克等许多令人惊叹的作品-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唐师曾是世界闻名的摄影记者,拍出了卧龙山区大熊猫、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枪林弹雨中的伊拉克等许多令人惊叹的作品。可是,他的摄影装备却极其简单,穿着也和普通人一样。有人问他:“人们都说干什么要像什么,像不像,三分样,可怎么看着你不像摄影师呢?”他说:“干摄影师别太像摄影师。”
真正的行家哪有功夫装扮自己?凡是刻意把自己打扮成像什么的人,多半是不懂行的冒牌货。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型:写作题  难度:中档

答案


干什么别像什么
常听人说,干什么要像什么,还说,像不像,三分样。仔细想想,这话真能蒙人。像不像不在表面,而在内里。
是啊,真正的行家哪有功夫装扮自己?唱戏的就要身穿甩裆灯笼裤,眉眼上残留点儿油彩?当领导的就要打扮成泥胎样,说话拿腔捏调?搞摄影的就要穿件到处都是口袋的背心,扛着三角架,背着“长枪短炮”?凡是刻意把自己打扮成像什么的人,肯定都是二把刀、二五眼,二百五、二十四个不懂行的冒牌货。他们靠像和样来装扮自己,借以吓唬外行。
真正的行家都是深藏不露的人,作家赵树理,一杆旱烟袋,一身粗布衣,满口俏皮话,比农民还农民。歌唱家关牧村,穿着朴素,说话朴实,比工人还工人。唐师曾是闻名世界的摄影记者,而他的摄影装备却极其简单。他说,他的设备就像是铅笔和橡皮一样,能写字就行了。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浑身是病的普通人,敢于深入卧龙山区拍大熊猫,甘受寂寞和寒冷拍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敢冒枪林弹雨拍伊拉克战争,而且是最后一个撤离的战地记者。他说,干摄影别太像摄影师,要追求自然,保持本色。
真正的行家用作品证明自己,而不是自己的样子。作家要有公认的好书,画家要有传世的好画,政治家要有流传久远的政声。就像米开朗基罗的雕塑,蒲松龄的《聊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谁又知道这些传颂千古的人物的样子如何,知道的是他们的作品。米开朗基罗说,我要用锤子和凿子把灵魂从石头里解救出来,他连结婚的工夫都抽不出来,哪里还顾得上修饰自己艺术家的形象呢?蒲松龄的时代没有作家一说,他就是街头茶馆里一个爱听古、讲古的怪老头罢了。著名电影导演冯小刚说,留个鸡冠头、长胡子,就是艺术家了?打死我也不信!
凡是拿腔作势唬人的人,不是骗子就是个样子。回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些作品,用老百姓的话最传神:张开嘴就看见粪包了。演英雄人物必站舞台中间,高举右手,声嘶力竭地喊:同志们!画正面人物必占画面三分之二,横眉怒目金刚状:冲啊!那些书,那些画,那些照片,不但浪费了纸张和胶卷,而且树立了很坏的幌子,带坏了多少年轻人。
陆游将死,突然领悟到了艺术的真谛,他痛心疾首地告诫他的儿子:功夫在诗外。唐师曾也告诫年轻的摄影家:功夫在摄影外。梅兰芳告诉他的弟子,功夫在戏外。我一生从教,深感教书也是“功夫在教外”。七分备课三分讲,只有你的知识储备足够多,你的教育素养足够丰富,你的课堂语言、板书和课堂结构足够美,你的课自然会美丽起来。当老师的像老师,像的是内涵,而不是外在形象。
干什么不要太像什么,像是外在的形式,关键是内里的功夫。
素材运用: 千方百计去模仿,最多能学个神似;用心去塑造自己,才能活学活用。外表华丽的鲜花,不一定都能结出果实,而深埋于地的种子.却能落得一地花生。


试题分析:可以围绕以下几方面论述: 表面与实质 做事要靠实力 重要与次要 朴素与伟大。
一、主题:表面与实质   做事要靠实力   重要与次要  朴素与伟大
二、较好的标题: 真正的美无需刻意装扮     腹有诗书气自华
实力无需雕饰             不求外如金,但求心似玉
内在大于外在             扮得好不如做得好
隐于世,不张扬           专于心,忘于形
脱掉外套                 是佛何必金装
真实力才是硬道理         平凡之土绽放伟大之花
成功靠实力               外表夺目,内涵夺心
天平总是倾向真才实学     装扮外表不如装扮内心     
面子与里子               修外莫若修内
轻相重腔                 行家何必用衣装
静水流深                 真水无香
真金何须被雕琢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真实的花才开得最美       修身不如修心
莫为面子掉里子
三、偏离题意的作文:舍与得                  创造与制造
珍惜时间                泛谈专注
低调做事                学会放下
平凡中的智慧            参天大树
作文别太像作文        轻装出发
谈积累                  说责任
装扮即是伪装            只谈不该重外表,不谈应该重内修
四、较好的事例:
正面:著名节目主持人孟非、乐嘉
实力派演员葛优、梁天、林雪健等
相声小品演员赵丽蓉、黄宏、赵本山、郭德纲
歌手刘欢、韩红      中国好声音
导演李安            一身朴素的钢琴演奏家
亚马逊网站CEO贝索斯衣着朴素,乔布斯一身休闲服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新东方的俞敏洪、淘宝掌门人马云
著名学者季羡林、农学家袁隆平、《飘》的作者玛格丽塔
厨师不一定脑袋大、脖子粗,记者不一定穿马甲,艺术家也不必长发披肩
好书不在精包装,“萝卜开会”怎么也包装不出“群英荟萃”
汽车、电脑、手机等畅销品, 从重外表到重内涵,简约的外表加丰富的内涵。
第一夫人彭丽媛陪同主席出访期间,一身国产品牌服饰,端庄得体的举止,赢得世界瞩目。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出息国内外各类会议时,始终保持衣着简约朴素的服饰,但与其谈过的政客无一不感受到这位“铁娘子”内在的刚毅与雍容;
毛泽东会见外宾穿一套素色中山装,但是其内在的素养、坚定态度、毫不动摇的决心令各国领导人无不汗颜,美国总统尼克松赞扬毛泽东为“伟人”。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香港大学校工袁苏妹,44年如一日,为学生做饭、扫地,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称号,平凡之中见伟大,于无声处显精神。
反面:
花季少女,描眉画眼,穿金戴银,花枝招展,失去了自然美,心灵美。
高速路两边鲜亮整洁的高墙,遮不住村民生活的贫困、环境的恶劣。
求职“简历”变得越来越花哨,礼品盒包装得层层叠叠,精美耀眼,官样文章越来越长。
喧嚣的社会,浮躁的人生,多少人忙忙碌碌,奔走追求。跑门路,包装自己,推销自己,成了一种时尚。
西施、杨玉环貌美如花,但终究是君王手中的棋子、玩物;李清照诗词歌赋,赢得代代传颂。
商店讲究店面装潢,隔三差五要搞一次店面装修,想以此吸引顾客。没有质优的商品难以生意兴隆。
各地的面子工程,包装工程
五、好的开头:
1、麻雀再怎么引吭高歌,也不如黄莺的歌喉美丽动听;小溪再怎么翻滚流淌,也不如大海汹涌澎湃;盆景再怎么四季不败,也不像花朵那样娇艳欲滴。所以说,真实的花,才绽放得最美丽。
2、庄子曰:“内化而外不化。”一个真正有实力、有专业修养的人,无需靠华美的外表,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内在美才更持久,更诱人。
3、一座富含金矿的矿山,即使外表普通,终会引来采矿者;一枚孕育着珍珠的贝壳,即使再丑陋,也掩不住莹润的光芒;没有艳丽花姿的米兰,却能散发浓郁的幽香。外表掩不住真正的实力。
4、如果说人生是一座巍巍的大厦,那么实力就是坚固的地基;如果说人生是一棵茁壮的大树,那么实力就是营养的源泉;如果说人生是一艘远航的巨舰,那么实力就是鼓满动力的风帆。
5、俗话说:“人要衣装,佛要金装”“人靠衣裳马靠鞍”。千百年来,人们遵循着“干什么像什么”的原则,甚至不敢越雷池一步,从而变得机械教条。殊不知,人的精力有限,注重外在修“身”,会削弱 对“心”的涵养。因此,修身不如修心。
6、外看一朵花,内心一团麻,这是徒有外表美的绣花枕头。外看一团糟,内心一朵花,最终会得到理解和尊重。国人好面子,爱面子,有时要了面子,就丢了里子。面子是表面的,是虚浮的,要面子是虚荣心的表现。里子是深层的,是实在的,是实力的象征。
7、佛曰:真水无香。真水无香,因为真水自然,因为真水平凡。无须外在的赘物修饰,返璞能归真。虽视之无色,嗅之无香,却源远流长,蕴涵生命。倘能成就真水人生,乃人之至境。
8、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美的声音是无声之音,最大的形象乃无形之象。事物达到极致,便会趋于朴素自然的本真。这是一种大智慧,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六、优秀作文
轻“相”重腔
一考生
人生如戏,行当各有不同。生旦净丑,扮相叫人眼花缭乱;唱念做打,开口方见梨园真章。角色的判定,固然受“相”所限,但真正的泰斗显功力于“腔”。
追往昔,太公葛衣稳坐,孔明草庐安睡,右军东床袒腹。怀锦绣者深藏若虚,知天下者大智若愚。没有过分追求“扮相”的华贵,却都展现了自己过人的“唱腔”。正应了那句老话:“真人不露相。”
不露相而能展“腔”,须深藏广蓄,以为奥博,如千顷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器度深广,实力强劲。如果没有多年摄影历练,唐师曾怎能有着“不像”的自信与底气呢?如果没有敦煌苦临不辍,张大千怎能以散人闲客般的手,勾出如龙似铁的线条呢?似是者,往往而非;实是者,何须求似?有实力,不露相,而终有一展“唱腔”之日。
看今朝,惜哉我中华文化,“相声传人”之争,“名人故里”之争。争名,争“似”,争“扮相”; 输“实”,输“是”,输“唱腔”。这其中固然有利益驱动作梗,但更根本的问题是“角色判定标准”的失真。得到了“相声传人”的名分,扮起了大师相,就得到了世人的追捧。争来了“名人故里”的牌子,扮起了文化名城相,就吸引了世人的眼球。角色,看似不如利益来得实在,但它带来的满足感,对虚荣心的填充,对“长远发展”的诱人作用,让人们趋之若鹜,不惜头破血流。
静心思,失真的角色判定,其恶甚于逐利忘义。它让人忽视“唱功”培养,忽视“做派”练习,一味追求“扮相”,待到登台之日,却张口结舌,尴尬万分。那些“面子工程”不正是如此吗?不仅苦了百姓,更可能害了人命。垮桥事故接连发生,不得不警示我们,判定标准要从表面的“相”,向本质的“腔”转化,人们心中的追求更要从虚浮的“名”,向笃定的“实”转变。惟有使全社会的认知方式和价值观念走上正轨,一个国家的发展才能走上平稳大道。
实事求是,是无数先贤的追求,放下表面看本质,是多少哲人的真知!让我们轻“相”而重“腔”,脚踏实地的演绎人生美丽的戏剧,让这个时代为我们的曼妙而喝彩!让这个世界为我们的功力所倾倒!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