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人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飞机上,同样是30岁到40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有人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飞机上,同样是30岁到40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舱候机区的人全在玩手机。
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呢?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将你的观点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型:写作题  难度:中档

答案


行为决定位置
生长在非洲戈壁上的依米是一朵与青日争艳的花。它象征着神圣,因为它慢慢积蓄养分,直到五年后才冒出鲜艳的花。它备受欣赏备受喜爱。有着这般高贵的地位,是源于它的行为。 
一个人的行为往往决定他的位置。有着高尚行为的人总是处在高层位置。 
甘相伟,一个出生在低层的人。小学与初中总是得第一,于是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结果高考失利考了一所大专学校。他一直向往着北大,那个诱人的富有文学气味的殿堂。于是毕业后,他选择到北大做一名保安。在工作空余时,他贪婪地享受着学校的氛围,溜进教学楼听讲授讲课。他不断地改变自己,这种不懈追求梦想的行为使他成功地考进了北大。他以一名保安兼学生的身份在北大生活着,他成为了北大学子们关注的对象,成为社会的知名人物。他现在的位置取决于他的行为。 
一个人的行为往往决定他的位置。有着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的人处在低层的位置。
近期,媒体揭露社会一系列丑闻。从毒餐具到毒校服,折射出商家的粗鄙行为。一些商家为了谋取利益,不惜在学生的校服上偷工减料,甚至增加有毒物质。这一行为受到了媒体与社会的关注,那些商家也纷纷受到法律的制裁,从而使他们的工厂倒闭。可见,一个人的行为决定了他的位置。 
行为是人的一种做法,只有坚定正确的行为,你的地位,你的位置才会异于他人。 邓亚萍,一个社会名人。她说的“转型从零开始”更多表现在行动中。她从经济学零基础到大成就,从互联网零基础到成功驾驭;从英语零基础到博士后。一切都源于她的行为。她靠着坚定的步伐,有着良好的行为,才会有现在的位置。 
依米在受尽太阳暴晒的同时,不断地往地底下寻找水源。即使它的生长期只有两天,但它的不懈行为决定它的神圣地位。 
行为决定一切,位置源于行为。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的题目,材料围绕的中心是“位置和行为”可如下立意:①位置影响人的行为。身在一定位置,要用行为去保住并捍卫自己的位置,现代社会竞争那么激烈,知识更新如此之快,不学习的人终究会被社会淘汰。②人的行为影响位置。每个人的位置生下来没有打上标签,努力可以改变命运。努力也可也能改变自己的位置。③位置影响人的行为,行为反过来改变位置。位置与行为互相影响,我们要将他们变成良性循环,而不是恶性循环。时刻牢记要积极进取,不要自甘堕落。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人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飞..”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 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