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如果你对一切错误关上了门,那么真理也会将你关在门外。(泰戈尔)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成语)综合卜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请写一篇-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如果你对一切错误关上了门,那么真理也会将你关在门外。(泰戈尔)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成语)
综合卜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请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日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与含义的范围。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题型:写作题  难度:中档

答案

参考作文
花明隐于山穷之后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一句从小就朗朗上口的诗,人们往往认为,作者陆游想表达一种乐观的心态。但我却觉得,在山河破碎,“王师北定中原日”遥遥无期之时,忧国忧民的陆游早已不在乎个人的报国无门或是自我乐观,他是心忧天下,主张一种已经被逼入绝境的冲刺,置之死地而后生。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所以才有了打虎英雄武松。有时候,一个看似绝境的天堑,走过去,却会成为通途,一个看似必然的绝对错误,却是真理被风化的糖衣。
如果你对一切错误关上了门,那么真理也会将你关在门外。真理的认定永远受困于当下的时代,所以,如果有勇气去面对错误,你就有可能超越时代,载入史册。
三角形的内角大于一百八十度是错误的,世界不存在以太是错误的,重轻两球一同落地是错误的......在时代的束缚下,在被深深打上时代烙印的真理前,总有那么一些人,奋力挣开时代环绕遮挡的臂膀,从纷杂的错误中取出真理和成功。试问倘若爱因斯坦、伽利略在推论的过程中没有被逼向“错误”的死角,古典力学、量子力学又怎么会诞生?人类的进步又怎么会出现?花明,往往隐于山穷之后。
曾经的医学家们斩钉截铁地宣布人类不可能在百米赛跑中跑进十秒以内,“跑进十秒以内是不存在的!”人们对此津津乐道。可以想象,多少人因这个结论而压抑自己潜力。可是当世界上第一个人跑进十秒以后,他惊叹道:“上帝啊,原来这扇门是虚掩着的。”的确,有时候看似错误的大门甚至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紧闭,要发现真理,其实只需要你打破惯性思维,抬起手,轻轻地,推出去。
但是,这却并不意味着任何的“死地”都有逢生的可能。也并不是任何的错误都有可以发展的余地,我们不能盲目地研究,盲目地尝试,暴虎冯河者有勇气尝试,却难以感受自然的方向。李嘉诚说:“方向选错了,越努力越失败。”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此更需要辨明正确的方向。牛顿早年的《原理》一书使中世纪以来的神学地位大受冲击,可他晚年却陷入了神学的研究,最终难有建树。这充分说明了花明也不会无故隐于山穷之后,都是留给有思索、能思索的人。
所以,当遇到穷山恶水之时,要有天无绝人之路的信心,更要有冷静客观的头脑,或许,彼岸花开,山的那边,风光正好。
[点评]
此文贵在立意的递进与辩证。文章开头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切入,引出“真理隐在错误身后”的立意;继而通过“跑进10秒以内是不可能”的医学结论的打破,将立意提升为打破惯性思维,便能找出隐在错误身后的真理;接着笔锋一转,以牛顿为例,证明并不是任何死地都有逢生的可能,所以要避免关键的方向性错误。立意深刻完整,若语言能再多点亮色,会更好。


试题分析:综观近年浙江省及全国语文高考卷的作文题,依旧强调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之外,就是逐渐从强制性主题性命题走向非主题性命题,逐渐从侧重抒情性的命题向议论性命题转化。
作文命题思路:作文题围绕“失误”(过失错误)由两则话语组成,材料中泰戈尔的话强调“失误”不可避免,甚至是寻求真理(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中国古语“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说的是“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强调的是一次“关键的失误”。两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对“失误”进行阐述,其本身就是一种辩证分析、理性思考。这也在暗示考生当如何理性分析诸如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失误。
另外,失误,作为一个话题,贴近每一个人的生活,尤其是成长中的青年学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重要的是,你如何面对已成事实的失误(过失错误)。因而,如何看待失误也就考量着一个青年人的理性成熟程度,我们也能在考生辩证分析的作文中见其深刻与否。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如果你对一切错误关上了门..”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 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