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1,另一边长为5,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2+5B.1+25C.25D.25或35-数学

+2
=5-2
<=2.5
所以:5-2>0
即3->-2

五、作商法:
a>0,b>0,若>1,则a>b
例:比较的大小
因为÷
=×
=<1
所以:<

六、找中间量法
要证明a>b,可找中间量c,转证a>c,c>b
例:比较的大小
因为>1,1>
所以>

七、平方法:
a>0,b>0,若a2>b2,则a>b。
例:比较的大小
()2=5+2+11=16+2
()2=6+2+10=16+2
所以:<

八、倒数法:


九、有理化法:
可分母有理化,也可分子有理化。



十、放缩法:

  • 常用无理数口诀记忆:
    √2≈1.41421:意思意思而已
    √3≈1.7320:一起生鹅蛋
    √5≈2.2360679:两鹅生六蛋(送)六妻舅
    √7≈2.6457513:二妞是我,气我一生
    √8=2√2≈2.82842啊,不啊不是啊
    e≈2.718:粮店吃一把
    π≈3.14159,26535,897,932,384,262:
    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杀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尔乐尔

  • 考点名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 定义: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度数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简写成“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3.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两条腰上的中线相等,两条腰上的高相等)。
      4.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到两条腰的距离相等。
      5.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顶角的一半。
      6.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需用等面积法证明)。
      7.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8.等腰三角形中腰的平方等于高的平方加底的一半的平方
      9.等腰三角形中腰大于高
      10.等腰三角形底边延长线上任意一点到两腰距离之差等于一腰上的高(需用等面积法证明)

    •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定义法:在同一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判定定理:在同一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
      3.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分线,底边上的高的重合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考点名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差小于第三边。
      设三角形三边为a,b,c

      a+b>c
      a+c>b
      b+c>a
      a-b<c
      a-c<b
      b-c<a
      在直角三角形中,设a、b为直角边,c为斜边。
      则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平方。
      在等边三角形中,a=b=c
      在等腰三角形中, a,b为两腰,则a=b
      在三角形ABC的内角A、B、C所对边分别为a、b、c的情况下,c2=a2+b2-2abcosc

    •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
      (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
      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
      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