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关于x的方程(k-2)x2+(1-2k)x+k=0.(1)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2)如果改为方程有实数根,k的取值范围有变化吗?若有变化,求出此时k的取值范围;若没有变化,-数学

题文

已知关于x的方程(k-2)x2+(1-2k)x+k=0.
(1)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
(2)如果改为方程有实数根,k的取值范围有变化吗?若有变化,求出此时k的取值范围;若没有变化,请说明理由;
(3)方程有实数根,且k为不大于0的整数,求出此时方程的根.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中档

答案

(1)由题意

k-2≠0
△=(1-2k)2-4k(k-2)≥0

∴k的取值范围是k≥-
1
4
且k≠2.

(2)有变化.
当k≠2时,k≥-
1
4
;当k=2时,一元一次方程-3x+2=0有实根,
∴k≥-
1
4


(3)若方程有实根,则k≥-
1
4

又∵k≤0且k为整数,∴k=0,
当k=0时,-2x2+x=0,
∴x1=0,x2=
1
2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k-2)x2+(1-2k)x+k=0.(1)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求..”主要考查你对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考点名称: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 定义: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注:主要用于判断一个等式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 一元一次方程标准形式: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即“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即“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即所有一元一次方程经整理都能得到的形式)是ax+b=0(a,b为常数,x为未知数,且a≠0)。其中a是未知数的系数,b是常数,x是未知数。未知数一般设为x,y,z。

    分类:
    1、总量等于各分量之和。将未知数放在等号左边,常数放在右边。如:x+2x+3x=6
    2、等式两边都含未知数。如:302x+400=400x,40x+20=60x.

    方程特点:

    (1)该方程为整式方程。
    (2)该方程有且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3)该方程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

  • 一元一次方程判断方法:
    通过化简,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的最高次项的次数是一的等式,叫 一元一次方程。
    要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先看它是否为整式方程。若是,再对它进行整理。如果能整理为 ax+b=0(a≠0)的形式,则这个方程就为一元一次方程。里面要有等号,且分母里不含未知数。
    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
    ⑴它是等式;
    ⑵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⑶未知数最高次项为1;
    ⑷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不为0。

    学习实践:
    在小学会学习较浅的一元一次方程,到了初中开始深入的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较难的应用题。一元一次方程牵涉到许多的实际问题,例如工程问题、植树问题、比赛比分问题、行程问题、行船问题、相向问题分段收费问题、盈亏、利润问题。
    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
    ⒈4x=24
    ⒉1700+150x=2450
    ⒊0.52x-(1-0.52)x=80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考点名称: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 定义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是一个关于未知数x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 ax2叫做二次项,a叫做二次项系数;bx叫做一次项,b叫做一次项系数;c叫做常数项。

  • 方程特点;
    (1)该方程为整式方程。
    (2)该方程有且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3)该方程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判断方法:

    要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先看它是否为整式方程。若是,再对它进行整理。如果能整理为(a≠0)的形式,则这个方程就为一元二次方程。

  • 点拨:
    ①“a≠0”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当a=0,b≠0时,她就成为一元一次方程了。反之,如果明确了是一元二次方程,就隐含了a≠0这个条件;
    ②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经过整理都能化成一般形式,在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时,首先化成一般形式,再判断;
    ③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都是在一般形式下定义的,所以咋确定一元二次方程各项的系数时,应首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④项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如:x2+5x+3=0的一次项系数是5,而不是5x;3x2+4x-1=0的常数项是-1而不是1;
    ⑤若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指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考点名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能够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解一元二次方程方程:
    求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一元二次方程方程。

  • 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以下两个公式很重要,经常在考试中运用到)
    一般式:ax2+bx+c=0的两个根x1和x2关系:
    x1+x2= -b/a
    x1·x2=c/a

  •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
    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x+a 是b的平方根,当时,;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定要正确运用平方根的性质,即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2、配方法
    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它不仅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上有所应用,而且在数学的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把公式中的a看做未知数x,并用x代替,则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