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在△ABC中,AB=AC=1,点D,E在直线BC上运动,设BD=x,CE=y。(1)如果∠BAC=30°,∠DAE=105°,试确定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BAC=α,∠DAE=β,当α,β满足怎样的关系时-九年级数学

题文

如图,在△ABC中,AB=AC=1,点D,E在直线BC上运动,设BD=x,CE=y。

(1)如果∠BAC=30°,∠DAE=105°,试确定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BAC=α,∠DAE=β,当α,β满足怎样的关系时,(1)中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还成立?试说明理由。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中档

答案

解:(1)在△ABC中,AB=AC=1,∠BAC=30°
∴∠ABC=∠ACB=75°
∴∠ABD=∠ACE=105°
∵∠DAE=105°
∴∠DAB=∠CAE=75°,
又∠DAB+∠ADB=∠ABC=75°,
∴∠CAE=∠ADB
∴△ADB∽△EAC


所以
(2)当α、β满足关系式时,函数关系式成立
理由如下:要使,即成立,
须且只须△ADB∽△EAC
由于∠ABD=∠ECA,故只须∠ADB=∠EAC
又∠ADB+∠BAD=∠ABC=
∠EAC+∠BAD=β-α
所以只=β-α,须即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在△ABC中,AB=AC=1,点D,E在直线BC上运动,设BD=x,CE=y。..”主要考查你对  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及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及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考点名称: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及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方法:
    由于在反比例函数关系式 :y=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确定了k的值,也就确定了反比例函数。因此,只需给出一组x、y的对应值或图象上一点的坐标,代入中即可求出k的值,从而确定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但在实际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 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的一般步骤是:
    ①设所求的反比例函数为:y= (k≠0);
    ②根据已知条件(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列出含k的方程;
    ③由代人法解待定系数k的值;
    ④把k值代人函数关系式y= 中。

    反比例函数应用一般步骤:
    ①审题;
    ②求出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③求出问题的答案,作答。

考点名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 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
    (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3)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5)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6)相似三角形内切圆、外接圆直径比和周长比都和相似比相同,内切圆、外接圆面积比是相似比的平方
    (7)若a/b =b/c,即b2=ac,b叫做a,c的比例中项
    (8)c/d=a/b 等同于ad=bc.
    (9)不必是在同一平面内的三角形里
    ①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②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③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定理推论:
    推论一:顶角或底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推论二:腰和底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推论三:有一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推论四: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都相似。
    推论五: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与另一个三角形的对应部分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推论六: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与另一个三角形的对应部分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