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黄慎和光明女孩牵手幸福

首页 > 美文 > 经典文章/2019-01-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公司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刚成立之时,他们聘用了助手帮助工作,但没想到,助手偷窃了电脑中的资料,让他们损失了不少。也有为人编好了曲子,钱却迟迟收不到。好在前面已经有了办盲孩子乐队的经验,加上一家人的团结一心,能够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不断前进。

现在一家人最大的心愿,便是希望黄慎的眼睛能重见光明。黄慎的父母和小云平时都经常会在报刊、网络上关注这方面的信息。近日,小云的妹妹远嫁到日本,小云又托了妹妹在日本帮她打听。或许哪一天,黄慎真的可以重回七彩的世界。

黄慎的光芒,是黑夜中绽放的彩虹。虽然他的眼睛看不见,但不管从物质上看,还是精神上看,他现在的生活可以说是幸福的了。不知他会不会觉得,如果不是盲人,生活可以再更好一点?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了黄慎。“不见得吧。”黄慎的回答出乎意料。“如果是健全人,那我很可能也就是考大学,毕业工作,然后结婚生子,过平淡的一生,达不到现在的程度。失明是生活的一个转折点,尽管过程很痛苦,但同时也激发了我的内心。”这句话恰恰印证了名句:黑夜给了我黑的眼睛,我却用它照亮光明。

黄慎是幸运的,尤其是对于他这样的一个盲人来说。中国现在有约877万盲人,每年约有45万人失明,几乎每一分钟都发生一例新的盲人。而大部分的盲人,生活得远不如黄慎如意。诚然,黄慎有着天赋的聪颖,有着父母和妻子全方位的鼎力支持。但黄慎成功的最重要原因是他敢想敢做敢拼,动足了脑筋。黄慎的父亲告诉记者,如今对于盲童的教育还存在着很大的误区,教给他们的很多还只是做事的技巧,而不是思维的方式。盲人要生活,应该靠脑子,要认识社会,认识自己,这样,才能为自己选择适合的道路,而不是等国家的福利救济,或是湮没在简单的手工制作里。而这,是不是能给877万盲人一个启迪,也给我们社会,我们每一个正常人一个启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