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慧的基础要素

首页 > 美文 > 经典文章/2019-01-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为人父母,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自己的孩子聪慧,特别是进入小学之后,总希望孩子优异于别人。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不断深入,差距便慢慢拉开。孩子优异的家长自不必说,而一部分落在后面的孩子家长,或焦躁或抱怨,总想着各种办法给孩子报辅导班,强化班之类的,以求效果。当然这不能说无效,却只能改变当时。以后那,是否如所期望的那样?不得而知了。     有的家长会说:我孩子其实挺聪明的,可是用不到正地方,一学习就完蛋,要不换换老师会好点吧。对于说这些话的家长,其实是一种责任的推卸,你在逃避自身的问题。一个人的智商和遗传有关,然而更为重要的还有来自后天的影响。     中国式教育,一被提起就有刻骨般的痛。这种应试教育模式被我们追逐着,又厌弃着。 或许你会说社会就这规律,逼的孩子不得不选择高学历高分数来应对将来的竞争。所以这样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很多已经成为高分低能儿,无法真正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经不起挫折性格孤僻,暴躁,自我。手拿很多学历证书仍旧找不到工作,专业不对口,怀才不遇,眼光高不肯屈尊就俗,甘愿做一名啃老族。或者拿着父母辛苦攒下的钱创业而一败涂地,还执迷不悟认为社会太黑暗。     其实我们想一下,哪有那么些的好职位好机会来等着你去选择啊。你我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 所以我们做的事也是很普通。只有我们这些众多的普通人才能衬托起那些不普通的人。然而当个普通人也并非易事,我们所要做到的就是有个好的心态,家庭和睦,平安一生。这些你能做到吗?你的孩子能做到吗?我想很难。不然哪会有为剪头发跳楼自尽的女生;因为考了低分跳楼自尽男生;没有工作骗取父母钱挥霍后怕责备而杀死父母的大学生;复旦大学投毒案等等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或许你会觉得这样的事情只是少数,哪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可是他们的父母在发生这些事情之前何尝不是你们现在的想法?     很多人把这些现象归罪于应试教育和社会环境,让应试教育成为罪魁祸首,社会成为助推剂。可是社会是由人类自身组成,社会环境的形成正是我们自身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行为习惯的反映,所以应试教育是为适应社会更确切地说是为迎合我们自身欲望所产生的教育模式,那我们该谴责谁?     话说回来,做好一个普通人同样需要智慧:做人的智慧,做事的智慧。如此才能有良好的心态,才算是生活的智慧。然而这些智慧并非天性,是要我们一点一滴积攒。     说的大气俗套一些,我们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作为孔孟文化的开拓传承和发扬地,我们有着优厚的资源条件使我们更加聪慧,所以我们更有理由优于其他国家和民族,可以生活的更从容自信。然而是吗?现在我们还是纠结于自织的矛盾中无法解脱。 归根结底我们还是无法从中国的文化中得到该有的智慧,至少我们这些普通人是不能的。     中国人的文化是被世界所认可的,不然哪会有那么多的外国人学习我们的四书五经,开设孔子学校!而我们却无视这些,去学习国外的文学体系。出国即是镀金,海归必定渊博,可当某些人大谈莎士比亚,耶诞,哥白尼,亚里士多德的时候,却不知道: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出自谁人;不知道屈原为何而死;不知道黄道婆干了啥,这不能说不是一种悲痛。     我没有反对有能力的人出国留学,我只是在想,出国前你要先做好一个中国人,才无愧于这身皮囊。我们普通人也是如此,在做事之前先要学会做人,懂得我们祖先留下的财富,让我们真正的聪慧起来。     想变的聪慧要先有文化,文化是什么?我认为生活中我们所想到遇到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和结束的必然原因,如历史朝代的更替,科技进步发展,人文地质的变化,自身思想的认知等。文化首先是以文字的形式表达传承下去,所以我们想有文化就要先学好文字。文字从最基本的认读开始,也就是我们从一年级开始的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个开始。     其实知道吗,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仅是一个起步,基础,不管什么学科都是如此。所以我们在学校之外能学更多的知识。若说学校是你学习的课堂,那家庭就是你人生的课堂。在这个人生课堂中,我们学以现实为根本的生存能力,行为习惯;以书籍为指导的内心世界的充实。前者靠我们整个家庭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后者则靠我们自觉自律的从书本中获益,沿袭先人智慧的结晶。     所以,我们只要把家庭这一单位的教育真正重视起来,做起来,我想我们的孩子甚至是我们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收获。别去埋怨应试教育了,也别去抱怨那个老师不好了,因为再不好的老师也能教出优秀的孩子,再优秀的老师也还有很差劲的孩子。 应试,文凭这些你不去重视不去盲目追求,那它还会伤害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