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法•感悟 ——中语名师课堂教学集锦(4)

首页 > 图书 > 教育类图书/2020-04-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智慧•教法•感悟 ——中语名师课堂教学集锦(4)

智慧•教法•感悟 ——中语名师课堂教学集锦(4)

名师云集,课例精选

作者:陶继新 主编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334-7865-0

定价:35元

出版时间:2017-10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教师如何才能教得精彩?如何才能乐在其中?关键不是备课备到深更半夜,也不是将教参书背得滚瓜烂熟,而是用爱心与已有的文化积累,激活每一次教学。备课要备学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是,为什么在“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上执教的一些名师,此前并不认识当时所教的学生,课上得依然精彩纷呈?其实,人们一般所谈的备学生已经步入了误区。备学生并不只是认识了每一个学生,知道各个同学的名字,对他们的性格清清楚楚,它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元素,那就是真正了解学生生命的潜能,以及深埋在他们心中的对语文学习的无限渴望,特别是将这种潜能开发并满足学生的这种渴望,从而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交互的快乐场。教师如果对这些问题一无所知地备学生,就只是一种表层的备课,根本没有抵达备课的高层境界,甚至有可能备得越认真,教得越不好。孰不知教育需要智慧,需要思考;教育需要人文,需要审视。“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的一些名师就用自己的智慧,很快激活了学生求知与乐学的内在需求,让他们感到学习语文原来还可以如此富有情趣,自己竟然还有如此之大的潜力。看来,不是学生不行,而是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的内在能量。当然,如果自己没有足够的文化储备与智慧能量,即使认识到了,也不可能触摸到学生那原本就很敏感的生命琴键。正如《论语·述而》对于师者的箴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可以说,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与文化积淀,才是激活学生生命的本质所在,才是学生课堂学习高质多量且又快乐的源泉。

  “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一些名师的课堂教学,不只是当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其中还有其他重要的因子。因为所有技巧的背后,都有一种深厚文化与大爱之心和谐而成的“道”的力量在活动。当然,这种“道”也并不是一直处于隐藏状态,有时也显见于课堂教学的场景中。他们在课堂上的见机行事,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往往是点燃课堂教学之火的最美妙的瞬间。这些瞬间其实恰若加拿大教育学者马克思·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中所说的“机智”,它是一种“充满思想的行动和充满行动的思想”,它让学生及听课的老师感到妙不可言,惊叹其超越常人的智慧,以及学生智力超常发挥的不可思议。而这本书中的一些“课堂实录”,则生动地还原了这种精彩,从而让更多听过他们课的教师重温其中的生动场景,让未曾听过他们课的老师也能深入其中,品嚼其中的奥妙。然后,进行自我反思,再考虑如何“学而时习之”,让自己的教学起死回生,并焕发出生机来。

  也许有人说,这本书中收录的9位名师,课堂教学风格不同,水平不一,但正是因为这种“起伏”与“节奏”,才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妙道,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才能各取所需地进行研讨,才能“化而裁之”“变而化之”地形成自己的东西。

  正是基于这种思考,在本书编排的时候,没有根据讲课教师知名度的大小排序,而是依据“第八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中学)上讲课先后的顺序编排的。先是某个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后面附以两篇当时听课老师所写的体会文章,称之曰“听课回响”。这些文字,也许更真实,更受读者欢迎。这一“创意”非我所想,而是来源于一线听课的教师。我深信基层教师是最有发言权的,也相信他们的“听课回响”有着不小的价值。

  “第八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中学)除了上课的名师,还有一些教育名家的报告,质量非常高,影响非常大,但并未收入本书。至于如何将他们的报告汇集起来出版,我们将会认真研究并有一个理想结果的。

  从2009年到2016年,“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已经办了八届,而且人气越来越旺,以至到了“人满为患”的地步。所以,万分感谢历届为我们会议上课的语文界的名师,也感谢众多参会的语文教师、校长和科研人员,以及支持他们学习的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是他们让会议有了品质,有了影响,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在此,作为主持举办这一会议的我,真诚地向你们说一声:“谢谢了!”

  作为“第八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主办单位的中国教育报刊社宣传策划中心,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威望,其“宣传策划”的意义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作为协办单位的福建教育出版社对会议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让会议拥有了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作为承办单位的北京凤凰师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为办好会议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显现了高端会议的品质;而媒体支持单位《教师博览》杂志社、《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也一一送来了精神佳品。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周易》中的一句话:“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会议的成功,是一种合力的结果,也是一种共赢的事业。这本书的出版,则记载了这种合作共赢的美好。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谢意。

  2017年11月,又要举办“第九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中学),这本书将作为这次会议的会议材料赠送给每位代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并学有所得。同时,同样要有“课堂实录”与“听课回响”结集出书,我们期待这一成果能有“更上一层楼”的品质。

  这本书得以出版,福建教育出版社功不可没。作为在全国很有影响的教育类出版社,多年来一直是“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坚强有力的支持者。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中,他们也不可能不关注出版的经济效益,可是,他们更注重社会的效益,这令我很是感动。不管是社长,还是主任,以及我所接触过的编辑,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更多是社会担当精神,“以文会友”的真诚,以及视读者需求为生命的服务意识。这让我在对他们深表感激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对他们有了一份敬意。我在福建教育出版社出过十几本著作,留存下来的,不只是文本成果,还有感情与精神的丰盈。而这本书尽管不是我的著作,我只是主编,可是,它依然为我与出版社之间架起了生命融通的桥梁。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