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公考(2018)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全新版

首页 > 图书 > 教材教辅/2020-09-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天路公考(2018)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全新版

天路公考(2018)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全新版

作者:“天路公考”专家团队 编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113234546

定价:

出版时间:2017-08-01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天路公考(2018)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全新版 内容简介

《申论》一书作为四川省“申论”考试辅导教材,它以提升广大应试者的应试能力为突破口,融理论与实际、真题与模拟于一体,采用了考情分析、能力推荐、理论深化、考前推荐阅读的结构模式,旨在帮助应试者掌握相关知识,熟悉答题技巧,有针对性地进行应试训练。

天路公考(2018)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全新版 目录

**部分——考情分析**章 四川省申论理论实质分析**节 申论考试大纲分析一、直击四川申论的考查能力二、聚焦申论考查实质第二节 申论考试构成要素分析一、注意事项二、给定资料三、作答要求第三节 申论试卷的评判标准分析一、判卷标准二、扣分因素第二章 四川省申论命题研究分析**节 申论考试的典型题型分析一、归纳概括题二、综合分析题三、提出对策题四、贯彻执行题五、论证写作题第二节 申论考试的命题规律与趋势分析一、取材的政策性二、资料的综合性三、命题的针对性第二部分一一能力**第三章 阅读理解**节 给定资料的表现形式及其主要来源一、给定资料的表现形式二、给定资料的主要来源第二节 给定资料的阅读原则和步骤一、给定资料的阅读原则二、给定资料的阅读步骤第三节 给定资料的使用技巧一、政府举措的使用二、观点的使用三、案例的使用四、数字的使用五、他国他地做法的使用六、参考文献的使用本章高分优化训练典型真题透析:2016年4月多省市联考(贵州、四川、云南、甘肃、重庆、新疆及其兵团等)申论真题同步自测演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第四章 归纳概括**节 归纳概括的主要题型一、内容、问题类二、争议型三、词语含义型四、发言要点、内容提要第二节 归纳概括的原则与步骤一、归纳概括的原则二、归纳概括的步骤第三节 归纳概括的常用技巧……第三部分——理论深化第四部分——考前必读

天路公考(2018)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全新版 节选

  (二)阅读给定资料  应试者完成整体浏览环节后,基本可以形成对申论试卷的整体性认识,下面就是进入阅读给定资料环节,我们把这一环节又细分为略读、精读、分类阅读和查找阅读等四个小环节。  1.略读——先看申论要求,然后扫视给定资料概貌,把握给定资料主题  首先,进入阅读给定资料环节之后,应试者先不要急着看具体内容,而要迅速地浏览申论要求和整个给定资料,要瞬间了解给定资料的内容构成,包括资料的排序、段落、整体、部分的组成,并了解各部分的大小轻重点。  其次,要迅速判断资料的性质、类型,也就是判断资料的主题,看它属于哪一类公共问题或政务信息的题材。这对于全面理解和把握“半成品”式的资料很有帮助,能使应试者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资料的核心思想,防止理解资料时出现大的偏差。同时将各部分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同类的资料在心中进行合并。  在略读时,基本要点有二:一是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要因干扰而分神,尽量减少回视和重看的次数;二是学会一目十行的读书方法,把逐字逐句地阅读与逐行逐段地阅读结合起来。  我们建议,完成**个阅读环节,大概用时1~2分钟。  2.精读——搞清每段资料的主旨和关键信息,并进行资料性质界定  如果说略读的侧重点在于阅读,那么精读的侧重点则在于理解,前者着眼于广度,目的在于扩展眼界;后者着眼于深度,目的在于透彻理解,二者共同构成阅读理解。而所谓理解能力就是指阅读中的悟意明理能力,是由认字识词的感性阶段到理解内容的理性阶段的深化,这要求应试者在了解一字一句的表面意思基础上,进而理解语言文字之间的内在意义及内部联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等等。理解是阅读的深化,是阅读的关键,是阅读诸能力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值得注意的是,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密切相关,理解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在思维能力中,分析、综合、概括、联想等等都是思维能力在阅读中的集中体现。将整体分解为局部,把集中的内容分散理解,这就是分析;然后由部分到整体,由分散到集中,这就是综合;由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这就是概括;由此及彼,温故知新,这就是联想。应试者在精读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各种思维活动,具体说来,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把握资料大意。我们一再强调,申论资料整体性的重要,在精读这一环节中,要更加注重对资料整体的把握。所不同的是,在精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提炼资料中的重要内容,直接指向后面的论述环节。根据给定资料,找出相关信息,加以辨别选择,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然后准确表达。  第二,精读的时候还应运用分析、联想等不同思维方法揣摩资料所表达的观点和态度。这直接影响到以后方案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以及对问题的论证资料的观点是肯定还是否定,态度是赞成还是反对等等,都要通过资料的语言信息表达出来。在阅读的时候就要对资料中的信息进行辨别、比较、筛选,抓住重要信息,联系整个文章,仔细推敲,把握住资料的观点和态度。  第三,界定资料的价值。在对资料的内容、结构等有了整体把握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资料所反映的中心。每篇文章总有个目的,或赞成什么,或批判什么,或宣传某种思想观点,或驳斥某些观点,或介绍什么事件,或传播什么知识,或抒发某种感情……总之,不管哪种文体的文章都有一个中心,选材、构思、行文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展开,这个中心就是我们所谓的“价值”。  应试者对资料价值的理解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一方面,资料所显示的意义,也即资料的认知与态度,总要积极作用于阅卷者,也就是我们的应试者,通过情感的或逻辑的力量要读者或赞成之,或反对之,或接受之,或排斥之;另一方面,应试者也不是被动地接受或顺从,而是要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价值标准出发,对资料给自己的影响和效果做出能动的反应,将能动反应理性化之后,便形成了一种评判,而这种评判则可构成接下来写作环节的基础。  第四,理解关键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在前面的阅读中,应试者已挑出资料中昀关键词、关键句,为了确切把握这些词、句的含义,我们在精读的过程中,应结合具体语境进行二次理解,防止理解出现偏差。同时,应试者还应注意透过现象认清本质,因为有些关键词、关键句仅仅是内容上的总结,从字面上看不出其所要表达的内涵,精读时,要注意透过字面挖掘其所蕴含的深刻意义,甚至是比喻或象征意义。  此阅读环节建议用时20~25分钟。  3.分类阅读——按照资料的段落性质理顺逻辑关系  在精读过程中,我们完成了几个重要的任务,即归纳总结每段资料的中心意思、对每段资料的性质进行划分。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分类阅读的环节,分类阅读环节*重要的任务就是把精读中进行性质划分的各段落按照逻辑顺序进行整理。  对于案例型资料,我们可以按照事件的起因、现状、问题、对策等四个主题进行划分整理;对于汇编型资料,我们可以按照现象、问题、原因以及对策四个主题进行划分整理;对于访谈型资料,由于其中很有可能会掺杂多个参与方,所以,对于访谈型资料各段落的性质划分可以灵活掌握,力求明确主要内容、主要问题以及形成的原因和相应的对策。  分类阅读是对给定资料进行把握的*重要的环节,理清逻辑顺序才能有效完成答题。此环节建议用时5~10分钟。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考试 其他类职称考试 公务员考试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