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信号与线性系统/白恩健

首页 > 图书 > 教材教辅/2020-09-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信号与线性系统/白恩健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信号与线性系统/白恩健

作者:白恩健

开 本:其他

书号ISBN:9787121369155

定价:

出版时间:2018-04-01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信号与线性系统/白恩健 本书特色

本书系统介绍了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及应用,全书共11章。本书采用“先时域,后变换域”的方法,完全平行地介绍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以及它们在通信、信号处理和反馈控制等领域的应用。第1章介绍了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第2章讨论了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第3章讨论了离散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第4章讨论了连续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分析方法;第5章讨论了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第6章讨论了离散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分析方法;第7章简要讨论了离散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第8章讨论了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方法;第9章讨论了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方法;第10章讨论了模拟滤波器和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第11章讨论了系统状态变量分析方法。同时,本书还利用MATLAB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仿真分析。本书可作为自动化、电气、通信、电子、计算机等专业“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信号与线性系统/白恩健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及应用,全书共11章。本书采用“先时域,后变换域”的方法,接近平行地介绍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以及它们在通信、信号处理和反馈控制等领域的应用。章介绍了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第2章讨论了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第3章讨论了离散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第4章讨论了连续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分析方法;第5章讨论了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第6章讨论了离散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分析方法;第7章简要讨论了离散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第8章讨论了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方法;第9章讨论了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方法;0章讨论了模拟滤波器和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1章讨论了系统状态变量分析方法。同时,本书还利用MATLAB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仿真分析。本书可作为自动化、电气、通信、电子、计算机等专业“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信号与线性系统/白恩健 目录

目 录
第1章 基本概念 1
1.1 信号与系统 1
1.2 信号的分类 3
1.2.1 确定信号与随机信号 4
1.2.2 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 4
1.2.3 偶信号与奇信号 6
1.2.4 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 6
1.2.5 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 8
1.3 信号运算 10
1.4 常见信号 12
1.4.1 指数信号 12
1.4.2 余弦信号 13
1.4.3 指数衰减的正弦信号 14
1.4.4 阶跃信号 15
1.4.5 斜坡信号 17
1.4.6 单位冲激信号 18
1.4.7 单位脉冲信号 20
1.4.8 单位冲激偶信号 21
1.5 系统的运算与互联 22
1.6 系统的特性 23
1.6.1 因果性 24
1.6.2 记忆性 24
1.6.3 线性 25
1.6.4 时不变性 25
1.6.5 稳定性 26
1.6.6 可逆性 27
1.7 系统举例 27
1.7.1 一阶低通与高通滤波器:RC串联电路 27
1.7.2 二阶带通滤波器:RLC电路 29
1.7.3 雷达测距系统 29
1.7.4 移动平均系统 30
1.7.5 多径传输系统 30
1.7.6 离散时间反馈系统 31
1.8 利用Multisim探究概念 31
1.8.1 利用RC电路产生指数衰减信号 31
1.8.2 利用LC电路产生余弦振荡信号 32
1.8.3 利用RLC电路产生指数衰减的正弦信号 32
1.8.4 利用RC电路产生单位阶跃信号 33
1.8.5 单位冲激信号 33
1.8.6 一阶低通滤波器:RC电路电容输出 33
1.8.7 一阶高通滤波器:RC电路电阻输出 35
1.8.8 二阶带通滤波器:RLC串联电路 36
习题 36
备选习题 38
仿真实验题 38
第2章 连续时间系统时域分析 39
2.1 连续时间系统的微分方程表示 39
2.1.1 微分方程与转移算子 39
2.1.2 系统响应的经典时域解法 41
2.2 零输入响应 43
2.3 零状态响应 46
2.4 单位冲激响应 48
2.4.1 部分分式展开法求单位冲激响应 48
2.4.2 将单位冲激响应转化为零输入响应 49
2.4.3 单位阶跃响应 53
2.5 卷积积分 54
2.5.1 图解法计算卷积积分 54
2.5.2 卷积积分的性质 58
2.6 LTI连续时间系统的互联 60
2.7 用单位冲激响应表征LTI连续时间系统特性 62
2.7.1 无记忆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 62
2.7.2 因果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 63
2.7.3 稳定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 63
2.7.4 可逆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 64
2.8 LTI连续时间系统的框图表示 65
2.9 线性时不变系统响应的分解 67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教材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工学

在线阅读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