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化成-始于理念成于生存方式

首页 > 图书 > 教材教辅/2020-10-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整体化成-始于理念成于生存方式

整体化成-始于理念成于生存方式

作者:李伟平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33463465

定价:

出版时间:2014-11-01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整体化成-始于理念成于生存方式 本书特色

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已有110年的办学历史,学校于2005年起进入华师大“新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组,从而迈开了百年老校的变革转型之路。本书将通过梳理、总结学校7年来的变革研究历程,呈现一所百年老校从对办学传统的再认识,到管理制度的系统变革,进而逐步实现教育理念向师生生存方式优化的转化,*终形成办学新质的变革历程。

整体化成-始于理念成于生存方式 内容简介

“‘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三——合作校变革史丛书”由叶澜教授主编,全面反映参加“新基础教育”研究和“生命·实践”教育学的中小学校的变革和成长。每一本都可称作是当今中国基础教育学校整体改革的一部“创业史”。

整体化成-始于理念成于生存方式 作者简介

第一章 百年回溯 读懂师生生存方式的历史积淀 \ 一、办学历史:从龙城书院到局前街小学 \ (一)创建龙城书院 \ (二)改建成先贤祠 \ (三)兴复龙城书院 \ (四)改办新式学堂 \ 二、办学传统:孕育于历史深处的文化底色 \ (一)“经历圆满的儿童生活,培养健全的良好公民” \ (二)“整天围着作业转、整天盯着分数看的教师不是优秀的教师” \ (三)“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 三、办学挑战:世纪之交学校发展的重新审视 \ (一)无法回避办学价值的时代追问 \ (二)无法回避整体转型的内涵追问 \ (三)无法回避教育生活的价值追问 \ 第二章 价值变化 更新师生生存方式的内涵认识 \ 一、办学选择:从一个人的选择到一个团队的选择 \ (一)以“变人”推动老校整体创生 \ (二)新发展需要的唤醒与激励 \ (三)新力量的召唤与吸引 \ 二、群体选择:从话语认同到价值认同 \ (一)带着盲目的骄傲看待“新基础教育” \ (二)带着震撼的认同学习“新基础教育” \ (三)带着真实的生长践行“新基础教育” \ (四)带着生命的自觉渗透“新基础教育” \ 三、个体选择:从静静观望到主动追求 \ (一)静静观望:先行先知,能者为师 \ (二)跃跃欲试:且观且行,吾有吾师 \ (三)主动追求:亦行亦思,人人为师 \ 第三章 引领文化 积淀师生生存方式的精神主流 \ 一、名师研讨会激活文化力量 \ (一)以“新基础教育”理念认识文化存在 \ (二)以“新基础教育”理念挖掘力量资源 \ (三)召开思想研讨会,唤醒精神需求 \ (四)开放、变革、实践,激活文化力量 \ 二、激励性制度催生内部动力 \ (一)直面问题,构建制度网络 \ (二)提升认识,从约束走向激励 \ (三)打造平台,创建激励性管理机制 \ 三、项目管理激活教师资源 \ (一)让智慧从最“草根处”涌出来 \ (二)让机制从最“草根处”改起来 \ (三)让活力从最“草根处”溢出来 \ (四)让品质从最“草根处”高起来 \ 第四章 管理改革 创造师生生存方式的发展机制 \ 一、日常教育生活的系统重构 \ (一)探索校长负责与民主参与的治校机制 \ (二)创新分工负责与协作推进的实施机制 \ (三)建设评价反馈与激励完善的发展机制 \ (四)建立常规保证与研究创新的动力机制 \ 二、教研活动方式的系列变革 \ (一)将“轻负担、高质量”进行到底 \ (二)有仰望星空的愿景,更有脚踏实地的践行 \ (三)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 第五章 实践转化 创造师生生存方式的重建平台 \ 一、专题研究内容的价值提升 \ (一)原来“研究”不仅仅是上一节课 \ (二)系统化研究内容策划的苦恼 \ (三)对研究内容策划的结构化思考与实践 \ (四)基于核心变革的研究内容深入探索 \ 二、教师自主发展的日常保障 \ (一)保证教学质量的备课组 \ (二)打造研究型备课组 \ (三)自主发展型备课组 \ 第六章 新质孵化 形成师生生存方式的关键构件 \ 一、赋予传统品牌新内涵 \ (一)新型教育实践价值观的构建 \ (二)理念化为学校教育生活的“新灵魂” \ (三)教育价值追求新参照系的建立 \ 二、中老年教师焕发新活力 \ (一)中老年教师打响变革“当头炮” \ (二)中老年教师焕发教育“第二春” \ (三)中老年教师带出教育“生力军” \ 三、认识现实获得新路径 \ (一)我“能不能做?” \ (二)我“为什么做?” \ (三)我“如何做?”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中小学教辅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