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创教育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首页 > 图书 > 教材教辅/2020-10-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源创教育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源创教育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作者:王荣生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4191786

定价:

出版时间:2015-01-16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源创教育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本书特色

本书是著名课程论专家王荣生教授的代表作。作者从现代课程论的视角,审视了近百年来语文教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经验和教训,为语文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新的框架,为语文教育研究者和语文教师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   本书资料丰富、逻辑严密、论述深刻、时有洞见,因而出版后得到课程专家、语文教师、语文教育研究者的一致好评。著名课程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评论为“一部填补我国语文课程论空白的力作”;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教授称它为“一个相关研究绕不过去的学术存在”。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说,“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这部专著……从来没有一部书,让我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内涵、结构和外延有过这样一种豁然敞亮的洞察之感。”他并将本书作为其“名师工作室”学员必读的三部语文专业书籍之一,而且要求熟读精思、学以致用。窦桂梅等语文名师也都从中受到启发。可以说,这本书促进了众多语文教师迈向“专业化”。华东师大、上海师大等高校将之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参考书、语文课程论方向必读专著等。因为常常脱销,一时复印成风。   本书2003年出版**版,2005年出版第二版增加了一个附录,删去了初版中理论性略强的第二章《破解语文科的“性质”难题》。本次重版(2014年新版),恢复了**版的原貌,订正了前两版中的少许文字错讹。   本书适合于中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教研员、语文教育研究者、师范院校相关专业学生、语文课程论方向研究生等阅读。特别适合于各类语文教师培训和研修。   【本书要点】   u试建语文教育研究归属参照系,区分出语文教育研究的五种性质和七个层面。   u揭示“语文科性质”之所以成为难题的原由,追溯在我国百年语文教育研究中“性质”难题的演化过程。   u提出语文课程目标的“层叠蕴涵分析框架”,从课程取向、文化意识、知识状况三个方面实例分析,证明该框架作为语文课程研究公用平台的效用。   u辨析“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论述语文教材研究必须先行解决“语文教材内容”问题、“语文教材体系”问题。   鉴别出语文教材里“选文”的四种功能类型,即“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不同类型的选文有不同的功能和功能发挥方式,在语文教材编撰和语文教学中需要不同的对待。

源创教育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内容简介

语文是什么?语文应当是什么?语文应当做什么,怎么做?对语文来说,真有所谓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吗?这种分析方法有效吗?一篇选文真的可以有多个教学重点?对一篇选文的解读,真可以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哈姆雷特”吗?……   语文,作为*受关注的学科,可能也是*被误解的。我们需要一双慧眼,把这些纷纷扰扰看个清楚。课程论专家王荣生教授的这部代表作,正可担当此重任。   ?   专家推荐   这是一部填补我国语文课程论空白的力作。凡是从事语文教育与研究的同志,只要认真阅读,都可获得多方面的启迪,包括学习作风、治学态度、研究能力、学术观点、人格修养等。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倪文锦   本书从现代课程论的视角,审视了近百年来语文教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经验和教训,所涉及的论题皆为本学科领域的前沿课题,对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有现实意义,也为我国语文学科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提供了较扎实的思想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   王荣生博士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以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新的框架为语文教育理念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我自信多数读者是会同意我这一判断的。即使有不同意的,起码也一定会承认,今后若要从事相关研究,这部专著绝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学术存在。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尚文   王荣生先生的这部论著,我将其列为自己的名师工作室学员必读的三部语文专业书籍之一,而且要求熟读精思、学以致用。十年前,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这部专著的,迄今回想起来,依然难忘当时边读边叹的那份惊喜和震撼。从来没有一部书,让我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内涵、结构和外延有过这样一种豁然敞亮的洞察之感。在这部书面前,我切身感受到“学术”这两个字对于一线语文教师的力量和魅力。   ——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特级教师王崧舟

源创教育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目录

重版前言
序一·倪文锦
序二·王尚文
**章 导言:语文科课程论
第1节 语文教育研究的归属参照系
1.1 归属参照系试建
1.2 语文教育研究的五种性质
1.3 语文教育研究的七个层面
第2节 语文科课程论辨正
2.1 语文教育语文课程具体形态与语文科课程
2.2 语文科课程论与语文科教学论
2.3 学派语文课程论与语文科课程论
第3节 本书的结构及内容概要
第二章 破解语文科的“性质”难题
第1节 何以有一个“性质”的难题
1.1 语文教育研究的基本模型
1.2“性质”难题产生的模型分析
1.3“性质”问题研究的正常模型及偏离的原因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中小学教辅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