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野下的教学论与课程论

首页 > 图书 > 教材教辅/2020-10-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跨文化视野下的教学论与课程论

跨文化视野下的教学论与课程论

作者:王飞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209086431

定价:

出版时间:2014-07-01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跨文化视野下的教学论与课程论 内容简介

  20世纪后半叶开始的教学论与课程论对话,以及教学论和课程论本土化过程中的误读和误解之后,根据“和而不同”的原则,充分吸收我国教育文化遗产,以解决我国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目的,以培养完整的人为根本旨归,建构我国的教学论和课程论关系。只有在充分了解教学论和课程论,及其本土化过程中的变化基础上,对其的建构才可能是科学和合理的。《跨文化视野下的教学论与课程论》正是基于这种原则,在充分了解教学论和课程论基础上,在厘清教学论和课程论本土化过程中的误读和误解基础上,建构一种新的有关教学论和课程论的关系的指导原则,以期能够为我国的教学论和课程论关系研究作出一点有益的尝试。

跨文化视野下的教学论与课程论 目录

**章 绪论
第二章 关于当前教学论与课程论关系的认识
**节 大教学论
第二节 大课程论
第三节 并列论
第四节 整合论

第三章 德国教学论与美国课程论的比较
**节 若干核心概念的理解
第二节 德国教学论与美国课程论的差异

第四章 化育(Bildung)在德国教学论中的地位
**节 化育(Bildung)概念发展的历史
第二节 “Bildung”与“Erziehung”和“Kultur”之间的比较
第三节 化育概念的内涵及其对德国教学论的影响
第四节 化育概念的翻译问题

第五章 德国教学论与美国课程论差异解析
**节 教育原因分析
第二节 文化原因分析
第三节 哲学原因分析
第四节 宗教原因分析

第六章 教学论与课程论的对话
**节 美国课程论对德国教学论的影响
第二节 德国教学论对美国课程论的影响

第七章 教学论与课程论在本土化过程中的误读和误解
**节 教学论本土化过程中的误读和误解
第二节 课程论本土化过程中的误读和误解

第八章 “课程-教学论”的建构
**节 “课程教学论”的含义
第二节 “课程-教学论”建构的必要性
第三节 “课程教学论”建构的指导思想
第四节 “课程-教学论”建构的中国特色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跨文化视野下的教学论与课程论

中小学教辅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