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心赏”集体教学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首页 > 图书 > 科技/2020-08-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幼儿美术“心赏”集体教学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幼儿美术“心赏”集体教学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安平主编

开 本:24cm

书号ISBN:9787109254855

定价:58.0

出版时间:2019-12-01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幼儿美术“心赏”集体教学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本书特色

  《玩美术 慧生活:幼儿美术“心赏”集体教学活动的探索与实践》是北京市朝阳区幼儿美术教育教研组自2015年9月起开始研究幼儿美术欣赏教育,结合现状,通过培训、同课异构、一课三研等多种方式,就幼儿美术欣赏教育内涵、理念、实施、评价进行探索和实践的成果。全书按照幼儿美术欣赏教育理论综述,幼儿美术“心赏”教育基本思想、幼儿美术“心赏”教育方式:情境——体验式、幼儿美术“心赏”教育中的“一课三研”、幼儿美术“心赏”集体教学活动评价、幼儿美术“心赏”教育中的教师六部分进行。前两章以幼儿园教师可以接受的理论论述为准,主要阐明幼儿美术欣赏教育的意义、价值,以及幼儿“心赏”的特殊内涵和着重点。后四章每一部分包括了一线教师的实践案例和研讨、反思的过程,呈现出师幼互动、师幼共成长以及新时代教师提升专业能力的理念和行动。总之,《玩美术 慧生活:幼儿美术“心赏”集体教学活动的探索与实践》体现了幼儿美术教育审美的本质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时代要求。对促进教师开展幼儿美术欣赏教育,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以及提升自身美术素养和专业主动性,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幼儿美术“心赏”集体教学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内容简介

教育部在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将“艺术领域”的两个子领域定位于审美和创造,以此更加明确了艺术领域对幼儿发展的核心价值。审美同时作为艺术领域的本质特征,它的重要意义更加凸显。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健康与幸福,代表人物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审美的需要”是人的成长需要。本书是北京市朝阳区幼儿美术教育教研组自2015年9月起开始研究幼儿美术欣赏教育,结合现状,通过培训、同课异构、一课三研等多种方式,就幼儿美术欣赏教育内涵、理念、实施、评价进行探索和实践的成果。全书按照幼儿美术欣赏教育理论综述,幼儿美术“心赏”教育基本思想、幼儿美术“心赏”教育方式:情境——体验式、幼儿美术“心赏”教育中的“一课三研”、幼儿美术“心赏”集体教学活动评价、幼儿美术“心赏”教育中的教师六部分进行。前两章以幼儿园教师可以接受的理论论述为准,主要阐明幼儿美术欣赏教育的意义、价值,以及幼儿“心赏”的特殊内涵和着重点。后四章每一部分包括了一线教师的实践案例和研讨、反思的过程,呈现出师幼互动、师幼共成长以及新时代教师提升专业能力的理念和行动。总之,该书体现了幼儿美术教育审美的本质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时代要求。对促进教师开展幼儿美术欣赏教育,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以及提升自身美术素养和专业主动性,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幼儿美术“心赏”集体教学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目录

从“心”赏从“容”美
**章 幼儿美术欣赏教育理论综述
**节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基本现状
1.关于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价值的调查
2.关于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认知的调查
3.关于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时间及内容的调查
4.关于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所困惑的问题的调查
第二节 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
1.幼儿美术教育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
2.幼儿美术教育促进教师素养的提升
3.幼儿美术教育促进文化的传承
第三节 开展幼儿美术欣赏教育的意义
1.幼儿美术欣赏教育的内涵
2.幼儿美术欣赏教育的目的
3.幼儿美术欣赏教育的必要性

第二章 幼儿美术“心赏”教育基本思想
**节 幼儿美术“心赏”教育理念
1.幼儿美术“心赏”教育内涵
2.幼儿美术“心赏”教育理论基础
3.幼儿美术“心赏”教育价值观
第二节 幼儿美术“心赏”教育任务
1.幼儿美术“心赏”教育目的
2.幼儿美术“心赏”教育原则
3.幼儿美术“心赏”教育途径
第三节 幼儿美术“心赏”教育实施
1.幼儿美术“心赏”教育内容选择
2.幼儿美术“心赏”教育中的幼儿欣赏特点
3.幼儿美术“心赏”教育建议

第三章 幼儿美术“心赏”集体教学方式:情境——体验式
**节 以情景创设促幼儿主动审美
1.营造润物无声的环境氛围
2.提供可感知的欣赏形象
3.创生多样化的感受方法
第二节 以问题引导促幼儿主动审美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知
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想象
3.通过提问激发幼儿情感
第三节 以互动生成促幼儿主动审美
1.情感链接、给予尊重是前提
2.理解要义、积极引导是关键
3.教学相连、活力焕发是成长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农业/林业 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上一篇:杨树栽培     下一篇:荞麦加工与产品开发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