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研究(第十一辑)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乡村研究(第十一辑)

中国乡村研究(第十一辑)

作者:黄宗智 主编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334-6076-1

定价:45元

出版时间:2014-12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人口结构 斯大林发展战略 农业剩余 乡镇工业投资 经济结构转换
 
无政府主义思想与乡村改造的实践回顾
——从消去的无政府主义提取当代价值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王海侠
摘要:无政府主义作为整体行动,似乎已注定只被作为一种历史记忆,而且是一种被尘封的记忆而留存;但是无政府主义(此处尤指共产无政府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与理论资源,其历史意义与价值却远非局限在某一时代。在对无政府主义思想与实践的回顾中,发现无政府主义的许多思想(互助论的阐发、对资本的批判、社会革命的主张),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然而,令人疑惑的是无政府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一种话语却消失在中国思想界与学术界,它既不是可资借鉴的思想,亦不再成为批判的对象。可实践总是先行于理论,被理论界所忽视的无政府主义,却在新时期的乡村建设之中被重新认识和运用。这表明无政府主义的隐退只是表象,实质上它在现实的土壤中依然有生命力。
关键词:无政府主义 互助 社会革命 乡村改造想象力
皖南乡村的宗族文化变迁
美国奥本大学蒙哥马利分校社会学系教授  唐宗力
中国安徽池州学院现代传媒系助教  程名
 
摘要:采用在皖南5个行政村进行田野调查所收集的数据,本文探讨了在现代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宗族文化的变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宗族体系的显性结构已经消失,其内在的宗族文化依然对村民们发挥强烈的影响。调查中,在涉及宗族利益、祖先崇拜、孝道、族祭以及修谱活动等问题上,超过半数受访者的回答带有强烈的传统色彩,体现了文化的历史延续性。虽然如此,传统的影响力在农民工尤其是中青年中,仍在不断减弱。在所调查的乡村,文化的变迁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一方面,中青年村民的宗族意识在不断淡化。另一方面,孝的道德准则依然得到了不同年龄阶层的尊崇,家庭的集体利益还是高于个人利益,个人主义依然为家庭所束缚。
关键词:宗族文化 现代化 城镇化 意识形态 农村 皖南
 
 
“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的发展出路吗?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历史与社会高等研究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
校区历史系  黄宗智
 
摘要:中共中央于2013 年年初提出要发展“家庭农场”之后,全国讨论得沸沸扬扬,其中的主流意见特别强调推进家庭农场的规模化,提倡土地的大量流转,以为借此可以同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其所用的口号“家庭农场”是来自美国的修辞,背后是对美国农业的想象。本文论证,这是个不符合世界农业经济史所展示的农业现代化经济逻辑的设想,它错误地试图硬套“地多人少”的美国模式于“人多地少”的中国,错误地使用来自机器时代的经济学于农业,亟需改正。它也是对当今早已由企业型大农场主宰的美国农业经济实际的误解。美国农业现代化模式的主导逻辑是节省劳动力,而中国过去30 年来已经走出来的“劳动和资本双密集化”“小而精”模式的关键则在节省土地。美国的“大而粗”模式不符合当前中国农业的实际,更不符合具有厚重传统的关于真正的小农经济家庭农场的理论洞见。中国近30 年来已经相当广泛兴起的适度规模的、“小而精”的真正的家庭农场才是中国农业正确的发展出路。
关键词:人地关系  农业现代化  美国“大而粗”农业模式  中国“小而精”农业模式  适度规模  小农经济理论
 
大农场和小农户:鲁西北地区的粮食生产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历史与社会高等研究所  高原
 
摘要:鲁西北地区的粮食生产呈现出机械和劳动相互结合的模式。耕地、播种和收割环节的高度机械化代替了农业生产中的主劳动力,而相对劳动密集的施肥、打农药和浇水环节,则仍高度依赖农村中依然大量存在的辅助劳动力。对小农户而言,这种模式可以在保证家庭主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同时,使用机会成本较低的家庭辅助劳动力实现自家承包地上最大的粮食收入。而对于大农场而言,农村廉价辅助劳动力的存在,使它们并无动力为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引入机械,而是选择使用雇工生产。大农场和小农户的区别,并不在于它们具有更高的机械化程度,而在于它们组织生产的逻辑不同。大农场体现的是资本的逻辑,由资本流转入土地、雇佣劳动力进行生产,追求资本的最大利润。小农户则是围绕家庭劳动的生产,追求主、辅劳动力之间的最佳分工和小块土地的最大产出。中国地少人多的国情要求单位面积土地创造出更大的农产品产出、产值和更高的净收益,是小农户而不是大农场更体现了这种要求。
关键词:粮食生产  大农场  小农户  资本  家庭劳动  土地使用权流转  主劳动  辅助劳动  雇佣劳动
 
 
中国农民合作社的功能与多样性:变迁环境中发展现状探讨
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知识技术与创新系、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杨嬛
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知识技术与创新系 Cees Leeuwis、Rico Lie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宋一青
 
摘要: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的农村和农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从20 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推动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数量逐步增加。本文意在展示合作社提供服务的类型和范围,以及他们与农村社区之间的联系,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合作社的功能发挥。本文研究显示,合作社开展的活动有利于农户参与到农产品价值链不同环节以及价值链管理中。合作社作为一项组织创新,也为建立农户与技术提供者之间的联系搭建了桥梁。一些合作社协调农户、农村社区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了集体资源的充分利用。本研究将合作社分为四类:产品型合作社、社区型合作社、专业技术服务合作社和资金互助合作社。这四类合作社的产生根植于外部制度环境。政府主要倡导产品型合作社和专业技术服务合作社的发展。公司致力于产品型合作社的发展,而研究机构和发展组织更多参与到社区型合作社的发展中。这些研究发现意味着政府需要制定更具包容性的政策,加强政策间的一致性,以从长远角度促进合作社的发展。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社科图书 学术文化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