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这个卫星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高度经过多次变轨,最后绕月球运动把"月球车"送到月球表面上。如果你乘飞船在飞向月球的过-九年级物理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电磁波的产生/2020-01-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2011年10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这个卫星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高度经过多次变轨,最后绕月球运动把"月球车"送到月球表面上。如果你乘飞船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会发现地球的外层空间是黑暗的;成功着陆后,你还可以在月球上通过
         (选填"超声"、"次声"或"电磁波")将探测到的月球信息传回地面。

题型:填空题  难度:偏易

答案

电磁波


试题分析:超声和次声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但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在月球上通过电磁波将探测到的月球信息传回地面.
所以答案为:电磁波.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和掌握情况,要求学生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2011年10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这个卫星在距..”主要考查你对  电磁波的产生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电磁波的产生

考点名称:电磁波的产生

  • 电磁波:
    电磁波(又称电磁辐射)是由同相振荡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移动,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与磁场构成的平面,有效地传递能量和动量。

    电磁波的产生:
    电磁波是由时断时续变化的电流产生的。

  • 电磁波谱:
        按照波长或频率的顺序把这些电磁波排列起来,就是电磁波谱。如果把每个波段的频率由低至高依次排列的话,它们是工频电磁波、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及γ射线。以无线电的波长最长,宇宙射线的波长最短。

    无线电波3000米~0.3毫米。(微波0.1~100厘米)
    红外线0.3毫米~0.75微米。(其中:近红外为0.76~3微米,中红外为3~6微米,远红外为6~15微米,超远红外为15~300微米)
    可见光0.7微米~0.4微米。
    紫外线0.4微米~10纳米
    X射线10纳米~0.1纳米
    γ射线0.1纳米~1皮米
    高能射线小于1皮米
    传真(电视)用的波长是3~6米;雷达用的波长更短,3米到几毫米。
       
        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透而不被吸收。对于水和食物等就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而对于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