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改变物体内能方式与其它不同的是( )A.晒太阳后感到暖和B.放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电功的概念/2008-10-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目

下列改变物体内能方式与其它不同的是(  )
A.晒太阳后感到暖和
B.放在冰箱内的食物温度降低了
C.用电水壶将水加热
D.用热水袋烘手

所属题型:单选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

A、晒太阳后,太阳能以辐射的形式,将内能传递到人或物体的身上,所以感到暖和,整个过程是能量的转移,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B、冰箱内的温度很低,和放在里面的食物有较大的温度差,所以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C、用电水壶加热水时,电流通过电热棒时做功,将电能转化为电热棒的内能,然后以热传递的方式将热量转移到壶内的水中;即:先通过做功后经热传递来改变水的内能;
D、用热水袋烘手,温度较高的热水袋将能量转移到温度较低的手上,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上述四种情况中,只有C的方式与其他选项不同;
故选C.

考点梳理

初中三年级物理试题“下列改变物体内能方式与其它不同的是( )A.晒太阳后感到暖和B.放”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做功、热传递) 电功的概念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物理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添加到收藏夹,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初三物理。

  • 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做功、热传递)
  • 电功的概念

考点名称: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做功、热传递)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即热传递和做功。

热传递:是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热传递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并且将一直继续到温度相同的时候为止。发生热传递的唯一条件是存在温度差,与物体的状态,物体间是否接触都无关。热传递的结果是温差消失,即发生热传递的物体间或物体的不同部分达到相同的温度。

做功:是指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的形式的过程。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经典力学的定义: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力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功。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热传递: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的过程叫做热传递。

(2)热传递条件:物体之间存在着温度差。

(3)热传递方向:能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4)热传递的结果: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持续到物体的温度相同为止。

注意:

(1)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而不是传递温度,更不是传递某种热的物质。

(2)热传递是把内能由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不是由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2)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说明: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两种方式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注意:做功不一定都使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做功是否一定会引起物体内能的改变,这要看物体消耗的能量是否转化为物体的内能。如举高物体时,做功所消耗的能量变成了物体的势能,并未转化为物体的内能,所以物体的内能就没有改变。

考点名称:电功的概念

电功的概念:

电路中电场力对走向移动的电荷所做的功,简称电功,通常也说成是电流的功。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或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功的实质:

电功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体现,电能通过电流做功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电功的单位:

国际单位:焦耳(J)

常用单位:千瓦时(kW·h)

关系:1kW·h=3.6×106J

电功和电功率的关系

1、首先你得明确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

2、电功是用电器工作时所消耗的电能的总和,它是指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在时间上的累积,也就是转化了多少的问题,它的单位和能量的单位一样为焦尔(J);

3、电功率是表征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快慢的物理量,国际单位为瓦特,简称瓦(W)1W=1J/S-----S为秒由此关系式可知电功等于电功率与时间的乖积;我们日常使用的电表,或叫电度表是一种计量电能的仪器,它同能量单位焦尔的关系为1度=1000瓦*1小时=1000*3600=3600000J。

电功和电功率知识梳理:

电功和电功率知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