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个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发现甲灯比乙灯亮,下面说法正确

题目

甲、乙两个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发现甲灯比乙灯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甲灯的电流比乙灯大
B.乙灯两端的电压比甲灯低
C.甲灯的额定功率比乙灯大
D.乙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比甲灯大

所属题型:单选题 试题难度系数:偏易

答案

(1)∵两灯泡串联,
∴通过两灯泡的电流相等,
∵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且甲灯比乙灯亮,
∴甲灯泡的实际功率比乙大,
∴根据P=I2R可知,甲灯泡的电阻比乙大,根据U=IR可知甲灯泡两端的电压比乙大;
∵电阻是指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甲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比比乙大;
(2)∵两灯泡的额定电压相等,
∴根据P=
U2
R
可知,甲灯泡的额定功率比乙小.
故选B.

考点梳理

初中三年级物理试题“甲、乙两个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发现甲灯比乙灯亮,下面说法正确”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电阻的定义 电功率,额定功率 电功率的计算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物理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添加到收藏夹,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初三物理。

  •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 电阻的定义
  • 电功率,额定功率
  • 电功率的计算

考点名称: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I1=I2=…=In。在串联电路中只要测出任何一个位置的电流,就知道了其他位置的电流。

实验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 实验电路: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2. 实验步骤:

(1)根据串联电路的电路图,组装好实验装置

(2)选用电流表的最大量程,并把电流表接在电路的a处。

(3)合上开关,测出a处的电流值。

(4)把电流表先后改接在电路中的b、c处,分别测出电流值,并对电路中Ia、Ib、Ic进行比较分析。

3. 结论: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Ia=Ib=Ic。

考点名称:电阻的定义

电阻的定义

1. 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电阻,不同导体的导电能力不同,阻碍作用越大,导电能力越弱,电阻越大。

2. 导体的电阻用字母R表示,电路中的符号用电阻表示。

电阻的分类:

电阻分为定值电阻和可变电阻(阻值可调)。

(1)定值电阻简称为电阻,与之对应的是电阻器,元件符号是电阻

(2)可变电阻,阻值大小可以调节,与之对应的是变阻器,元件符号是电阻

变阻器一般分为滑动变阻器、变阻箱和电位器三种,最常见的是滑动变阻器,学生实验中常采用滑动变阻器。

常见用电器正常电阻值:

常见用电器正常电阻值

影响电阻的因素

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大小一般与温度有关,还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有关。多数(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一些半导体却相反。如:玻璃,碳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有公式R=ρl/s其中的ρ就是电阻率,l为材料的长度,单位为m,s为面积,单位为平方米。可以看出,材料的电阻大小正比于材料的长度,而反比于其面积。

考点名称:电功率,额定功率

电功率的定义:

单位时间内电路中电场驱动电流所作的功。若直流电路两端的电压为U,流过该段电路的稳恒电流为I,则单位时间内电场力驱动电流所作的功为

P=IU。

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或“千瓦”(kW)。

电功率学习要诀:

1.电能的计量

电能单位是焦耳(J),生活常用千瓦时(KWh)。

电能表测耗电能,用电等于计数差。

1度=1KWh=3.6×106J

600r/KWh表示

每耗一度电。转盘转600圈。

转盘转n圈,耗电n/600KWh.

2.电功率

消耗电能的快慢,电功率用P表示。

1秒之内耗电能,叫这电器电功率。

P等电能除时间P=u/t,电压电流两相乘P=UI.

功率单位是瓦特,1(W)等1伏安,1W=1VA.

已知p、t求耗能,W等于p乘t.

3.电功率计算

电灯电器有标志,额定电压(U0)额功率(P0)。

正常发光用电流,I等P0除U0.I=P0/U0.

电压改变功率变,其中电阻是不变。

遇见电器求电阻,R等U2除以P,R=U2/P.

4.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说热量,三个因素有关联。

电流平方是关键,乘上电阻和时间。

热量单位是焦耳,损耗能量常用此。

5.保险丝

铅锑合金保险丝,电阻较大熔点低。

过粗烧线不保险,过细电路常断电。

选择合适保险丝,千万别用铁铜丝。

 

电功率误区提醒:

1、比较串连电路中两电阻的电功率时,因电流处处相等,一般使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