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如图1的滑轮组把货物拉上货仓,货物重500N,用350N的力F拉绳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有用功和额外功/2008-10-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目

(1)用如图1的滑轮组把货物拉上货仓,货物重500N,用350N的力F拉绳端使货物匀速上升1m,此过程有用功为__________J,总功为___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____;
(2)用杆秤(如图2)测量鱼的质量,当秤钩挂在A点,绳纽挂在O点(支点),秤锤挂在B点时杆秤处于平衡状态。AO是10cm,BO是30cm,秤锤的质量是0.5kg,鱼的质量是__________kg。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0119 月考题

所属题型:填空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

(1)500;7000;71.1% 
(2) 1.5

考点梳理

初中二年级物理试题“(1)用如图1的滑轮组把货物拉上货仓,货物重500N,用350N的力F拉绳”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杠杆的平衡条件 有用功和额外功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物理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添加到收藏夹,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初二物理。

  • 杠杆的平衡条件
  • 有用功和额外功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考点名称: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上面的关系式也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

杠杆的定义:
只要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支撑点转动的坚实物体都是杠杆。跷跷板、剪刀、扳子、撬棒等,都是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
(1)杠杆转动时绕着的固定点叫支点;
(2)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动力;
(3)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
(4)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
(5)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

杠杆的原理:
主条目:力矩当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时,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用字母表示就是:F1×L1=F2×L2
杠杆的平衡条件又叫杠杆原理,是阿基米德最早提出的。据此他发出了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的豪言壮语、

杠杆的分类:
一类:支点在动力点和阻力点的中间。称为第一类杠杆。既可能省力的,也可能费力的,主要由支点的位置决定,或者说由臂的长度决定。例:跷跷板,剪刀,船桨,(运煤气罐等重物的)手推车,鞋拔子,塔吊,撬钉扳手等。

二类:阻力点在动力点和支点中间。称为第二类杠杆。由于动力臂总是大于阻力臂,所以它是省力杠杆。例:坚果夹子,门,钉书机,跳水板,扳手,开(啤酒)瓶器,(运水泥、砖的)手推车。

三类:动力点在支点和阻力点之间。称为第三类杠杆。特点是动力臂比阻力臂短,所以这类杠杆是费力杠杆,然而能够节省距离。例:镊子,手臂,鱼竿,皮划艇的桨,下颚,锹、扫帚、球棍等以一手为支点,一手为动力的器械。
另外,像轮轴这类的工具也属于一种变形杠杆。就拿最简单、相似于第一类杠杆的定滑轮来介绍,滑轮轴心好比支点,两端物体的拉力好比杠杆的两端施力,而如果滑轮是一个完美的圆,施力臂和阻力臂皆将是圆的半径。

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来分析和计算有关问题,一般遵循以下步骤:
(1)确定杠杆支点的位置。
(2)分清杠杆受到的动力和阻力,明确其大小和方向,并尽可能地作出力的示意图。
(3)确定每个力的力臂。
(4)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列出关系式并分析求解。
 

考点名称:有用功和额外功

有用功:物理学中的一种概念,是人们做的功中对人们有用的一部分,人们需要的有价值的功。做功中,有用功越大越好。

额外功:在物理学中,额外功与有用功是对立的,指其他无实用价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

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比较

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比较

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区别

1、有用功是相对于总功来说的......

2、从做功的意义上来讲,就是人因需要而做的功叫做有用功,额外功是指人们在做功时,并不需要做,但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得不做的功.例如,人想要提水上楼,人对水做的功就是为了满足需要而做的,其大小等于水重乘以提升的高度。人在提水时,必须有盛水的容器,如水桶等,人在提升水的同时,也对容器做了功,而人对容器所做功并不是目的,但是又不得不做,因为没有容器,水是无法提升的,所以,人对容器所做的功是额外功,其大小等于 。

3、常见的额外功有:使用滑轮组时,克服轮与轴之间摩擦所做的功,还有克服滑轮的自重所做的功等。

4、克服摩擦所做的功并不一定都是额外功。

有用功和额外功计算公式归纳

有用功和额外功计算公式

考点名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