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用拉力F使物体竖直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有用功和额外功/2008-10-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目

如图所示,用拉力F使物体竖直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物体做的功是额外功
B.拉力F做的功是有用功
C.拉力F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
D.增加物体重力可以增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零零<a href=http://www.00-edu.com/edu-info-438-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教育</a>信息网

所属题型:单选题 试题难度系数:偏易

答案

对物体做的功为有用功,拉力F做的功是总功,动滑轮上绳子段数为3段,所以拉力F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3倍,故A、B、C错误.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G
G+G
,动滑轮的重力不变,也就是说额外功不变,增加物体的重力,就可增加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就可增大机械效率,故D正确.
故选D.

考点梳理

初中二年级物理试题“如图所示,用拉力F使物体竖直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有用功和额外功 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的方法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物理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添加到收藏夹,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初二物理。

  • 有用功和额外功
  • 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的方法

考点名称:有用功和额外功

有用功:物理学中的一种概念,是人们做的功中对人们有用的一部分,人们需要的有价值的功。做功中,有用功越大越好。

额外功:在物理学中,额外功与有用功是对立的,指其他无实用价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

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比较

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比较

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区别

1、有用功是相对于总功来说的......

2、从做功的意义上来讲,就是人因需要而做的功叫做有用功,额外功是指人们在做功时,并不需要做,但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得不做的功.例如,人想要提水上楼,人对水做的功就是为了满足需要而做的,其大小等于水重乘以提升的高度。人在提水时,必须有盛水的容器,如水桶等,人在提升水的同时,也对容器做了功,而人对容器所做功并不是目的,但是又不得不做,因为没有容器,水是无法提升的,所以,人对容器所做的功是额外功,其大小等于 。

3、常见的额外功有:使用滑轮组时,克服轮与轴之间摩擦所做的功,还有克服滑轮的自重所做的功等。

4、克服摩擦所做的功并不一定都是额外功。

有用功和额外功计算公式归纳

有用功和额外功计算公式

考点名称: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的方法

机械效率的意义

(1)机械效率是反映机械性能的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总功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因而有用功只占总功的一部分。显然,有用功所占比例越大,机械对总功的利用率就越高,机械的性能就越好。物理中,用机械效率来表示机械对总功得了利用率。

(2)在计算机械效率时,注意物理量名称所标示的意义。总功:即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称之为动力功,也叫输入功。理想机械:W总=W有用,W输入=W输出,W动=W阻。实际机械:W总=W有用+W额外,W输入=W输出+W额外,W动=W有用阻力+W无用阻力。

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

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而总功=有用功+无用功

1、减小机械质量

2、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动力臂的长度(给力点到转动中心点的距离).

3、提高机械效率:就是想方设法地减少摩擦力和无用功.减少摩擦力可以通过使转动中心部分始终保持良好的润滑,就是该部分经常有机油存在;减少无用功就是选用高强度的杠杆,使其横截面积变小、重量变轻.

以滑轮为例,有用功:这个机械提的重物做的功,无用功:提重物时要提机械(把滑轮提起,及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力)做的功,所以无用功越小机械效率愈大 ...

减少机械效率的方法

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而总功=有用功+无用功

1、增大机械质量

2、减少工作效率:增大动力臂的长度(给力点到转动中心点的距离).

3、减少机械效率:就是想方设法地增加摩擦力和无用功.增加摩擦力可以通过使转动中心部分始终保持摩擦,增加无用功就是选用低强度的杠杆,使其横截面积变大、重量变重。

机械效率解题思路及方法

机械效率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它把《简单机械》和《功》这两章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综合性较强,学生较难理解。下面谈一谈解答机械效率问题的基本思路:

1. 首先应认真审题,搞清题目中的物理现象及过程。

2. 计算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根据人们使用机械的不同,有用功的计算也不尽相同。例如:若使用机械的目的是提升重物,那么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就是有用功。设重物的重力为G,提升的高度为h,则;如果使用机械的目的是在水平面上平移重物,那么克服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做的功就是有用功。设摩擦力为X,物体移动的距离为s,则。额外功是指对人们无用但又不得不额外做的功。由于滑轮与轴之间和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以及机械的自重总是客观存在的,因此额外功总是不可避免的。而总功是人们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所做的功。设动力为F,动力使物体移动的距离为s,则;如果动力对机械做功的功率为P,做功的时间为t,则w=Pt.

3. 运用机械效率公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