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电子流经过一暗盒附近,运动轨迹发生偏转,如图所示,则暗盒

题目

一束电子流经过一暗盒附近,运动轨迹发生偏转,如图所示,则暗盒中可能存在的物体为
①铁
②铅块
③带正电荷的物体
④带负电荷的物体
[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只可能是③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所属题型:单选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

A

考点梳理

初中二年级物理试题“一束电子流经过一暗盒附近,运动轨迹发生偏转,如图所示,则暗盒”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电流的磁效应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物理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添加到收藏夹,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初二物理。

  •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 电流的磁效应

考点名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什么是电荷?

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可以忽略,那么带电体可以看作一个点,所带电荷称为点电荷。点电荷是一种理想模型。任何带电粒子,所带的电荷等于电子或质子的电量的整数倍,或者与它们相等,因此q=1.60×10-19C称为元电荷。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库仑定律

法国物理学家库仑研究了最简单的带点体——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得出了库仑定律。

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F=kQ1Q2/r2

(1)这个作用力叫做静电力,又叫做库仑力。

(2)点电荷:一种理想化模型,当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致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这样的带电体就可以被看作是点电荷。

(3)k:静电力恒量(常量),其值为9.0×109N·m2/C2,用库仑扭秤通过实验测定。

它表明:两个带电量均为1C的点电荷在真空中相距为1m时,相互的静电力大小为9.0×109N。

(4)适用条件:真空中,两静止的点电荷或均匀带电球体、均匀带电球壳。

(5)静电力的正负不表示大小,表示方向或说表示静电力的性质

同种电荷,F>0,斥力,方向沿连线向外;

异种电荷,F<0,引力,方向沿连线向里。

在用库仑定律计算时,可不带入正负号,只需判断出力的性质。

考点名称:电流的磁效应

定义:

电流的磁效应(通电会产生磁):奥斯特发现,任何通有电流的导线,都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非磁性金属通以电流,却可产生磁场,其效果与磁铁建立的磁场相同。
通有电流的长直导线周围产生的磁场:
在通电流的长直导线周围,会有磁场产生,其磁感线的形状为以导线为圆心一封闭的同心圆,且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互相垂直。

右手定则1
用右手握住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所以必须是直流电,电流的方向,在导线中是由正极流到负极),其余四指所指的方向,即为磁力线的方向或磁针N极所受磁力的方向。

右手定则2
以右手握住线圈,四指指向导线上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即为磁力线方向。

磁场的强度1
H(高斯)=2I(安培)/10r(公分)<;==长直导线
I:系指导线上的总电流,可借着增加线圈的匝数来提高导线上的总电流。
r:为与导线间的垂直距离。
*注:地球磁场约0.2高斯。

磁场强度2
螺管线圈:管面半径a,管长L,线圈总匝数N,距端面为X的P点
a.空心:X点之磁场
b.若在螺线管内塞满磁铁性物质,除了原有空心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外,另外还得加上这些物质磁化后所造的磁场,即总磁场强度(B)应为
B=H+4πM=H+4πXH=(1+4πX)H=μH
X:导磁M:磁化强度H:空心线圈之磁场
由上式可知塞有磁性物质的螺线管,其所产生的磁场强度为空心线圈的M倍。一般铁磁性物质的μ值在数百到数万之间。

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的磁场的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直线电流的磁场分布:
直线电流的磁场中的磁感线分布垂直于电流的所有平面上,是以电流为中心的一系列同心圆。

直线电流的方向跟它的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安培定则)来判断:
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和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弯曲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