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砂轮盘磨刀,砂轮与刀口之间的摩擦是______摩擦;加油站不许用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摩擦起电现象/2008-10-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目

用砂轮盘磨刀,砂轮与刀口之间的摩擦是______摩擦;加油站不许用塑料桶灌装汽油是为了防止 _____________;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常用干布擦乒乓球,是为了__________ 。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0110 期中题

所属题型:填空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

滑动;摩擦起电易引起爆炸; 增大摩擦力

考点梳理

初中三年级物理试题“用砂轮盘磨刀,砂轮与刀口之间的摩擦是______摩擦;加油站不许用”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摩擦起电现象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物理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添加到收藏夹,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初三物理。

  • 摩擦起电现象
  •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考点名称:摩擦起电现象

摩擦起电现象:

用摩擦的方法使两个不同的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想象(或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后,一种物体带正电,另一种物体带负电的现象)。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的是静电,带电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摩擦起电的原理及实质:

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或直接由原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而原子由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组成。

从原子结构可以看出,物体本身就存在电荷,通常情况下原子的电子数量和核内质子数量是相等的,也就是正负电荷量是相等的,对外不显电性,这样的原子称为中性原子.这样的物体就是中性物体。

两个不同材质(注意绝缘)相互摩擦,由于它们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不同,电子便从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弱的一方,转移到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的一方.这样双方的原子都因得失电子而打破了原来的中性状态,得电子的一方因电子数多于质子数而带负电,另一方则因失去电子,质子多于电子数而等量的正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而不是创造电荷。

摩擦起电的条件:一是相互摩擦的物体由不同种类的物质构成;二是这两个物体要与外界绝缘。

人体为什么会产生静电?

静电是由原子外层的电子受到各种外力的影响发生转移,分别形成正负离子造成的。任何两种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都会发生电荷的转移和积累,形成静电。人身上的静电主要是由衣物之间或衣物与身体的摩擦造成的,因此穿着不同材质的衣物时“带电”多少是不同的,比如穿化学纤维制成的衣物就比较容易产生静电,而棉制衣物产生的就较少。所以说,不同的衣料也可能决定带电的种类。

摩擦起电的原因:

(1)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由于带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

(2)摩擦起电实质上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电荷的总量并没有改变。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必然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带正电的物体缺少电子,带负电的物体有了等量的多余的电子。

补充:同种物质摩擦不起电,原因是同种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相同,摩擦时不会发生电子的转移。

考点名称: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摩擦力与相互摩擦的物体有关,因此物理学中对摩擦力所做出的描述不一般化,也不像对其它力那样精确。事实上,只有在忽略摩擦力的情况下人们才能引出力学中的基本定律。
摩擦力来源于两个物体接触面间的附着力,但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几乎无关。
摩擦力内最大的区分是静摩擦力与其它摩擦力之间的区别。有人认为静摩擦力实际上不应该算作摩擦力。其它的摩擦力都与耗散有关:它使得相互摩擦的物体的相对速度降低,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并提高熵。

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1、静摩擦力,其产生原因是因为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相对运动趋势产生的原因是有外力作用,因此,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不仅包括接触面不光滑、有正压力,还需要有外力作用。在不超出最大静摩擦力的范围时,外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一旦超出最大静摩擦力的范围,物体便开始运动,静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那么最大静摩擦力与什么有关呢?经过实验可知fmax=μN即最大静摩擦力与静摩擦因数和正压力成正比,其中静摩擦因数比动摩擦因数稍大,因为当外力等于动摩擦力时,物体受力还是平衡的,要使物体运动,就必须增大外力。
2、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主要是受到排开流体时流体产生的阻力,但物体侧面受到流体的摩擦力也是不可忽略的。对于排开流体时所受的阻力,可采用把运动物体改造成流线型等方法来减小,也可采用相反的方法来增大。对于物体运动时侧面所受摩擦力,我们知道,物体运动时会带动附近流体随之运动,而稍远处的流体仍是静止的,这样,根据伯努利方程
“ =常量”可知,静止的流体会对物体有压力,加之物体与流体间的接触不光滑,便会产生摩擦力。而且隨着速度的增加,运动的流体的压强减小,而静止的流体压强不变,所以压强差与压力都增大,摩擦力也就增大;经过类似的分析可得隨着深度的增加,摩擦力也是增加的。

减少有害摩擦的方式:
在工程技术中人们往往通过施加润滑剂或使用轴承的方法来减少摩擦,研究这个问题的科学称为摩擦学,它是机械制造的一个分科学。

固体摩擦
两个固体面互相摩擦。假如两个固体面的材料选择不当或它们之间相互施加的压力非常大的话,那么固体摩擦就会造成磨损。在不使用润滑剂或润滑剂失效的情况下会造成固体摩擦。

混合摩擦
在润滑剂不够或运动的开始会出现混合摩擦。这时摩擦面部分地区会直接接触。混合摩擦造成的磨损比固体摩擦要小。在长时间运行的状态下应该避免混合摩擦,但往往在技术工程中混合摩擦被容忍。

液体摩擦
假如两个运动面之间有一层完整的润滑剂的话,那么它们之间的摩擦是液体摩擦,两个运动面不直接接触。虽然如此通过运动面与润滑剂的分子之间的摩擦依然会有很小的磨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