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3日,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1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用来发射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现请同学们根据电视中看到的情景和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有关

◎ 题目

2007年10月13日,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1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用来发射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现请同学们根据电视中看到的情景和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火箭和卫星的问题:
(1)火箭采用          态氢作为燃料;
(2)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发射台会熔化,为了保护发射台,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汽化来吸收巨大的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                形成的.
(3)在保护卫星的整流罩的外表面涂上涂上一层特殊材料,当卫星在与空气摩擦升温时,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迅速                         和升华从而吸收大量的热,起到防止烧坏火箭的作用.
(4)卫星发射前,科学家将庞大的卫星天线折叠起来装进卫星体内,当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只需加温,天线就会自动展开,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由此可知,制作卫星的材料是    
                                       
.(填“记忆合金”或“纳米材料”)
(5)卫星从地球飞向太空,所携带的科学探测仪器的质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答案

(1)液;(2)液化;(3)熔化;汽化;(4)记忆合金;(5)不变.

◎ 解析

“略”

◎ 知识点

    专家分析,试题“2007年10月13日,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1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用来发射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现请同学们根据电视中看到的情景和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有关…”主要考查了你对  【熔化的规律及其特点】,【汽化及汽化的特点】,【热值】,【质量及其特性】,【新材料及其应用(半导体、超导体、纳米材料、绿色能源、记忆合金等)】  等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关于这些知识点的“档案”,你可以点击相应的链接进行查看和学习。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