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P为位于某一高度处的质量为m的物块,B为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特殊长平板,mM=12,平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在板的上表面上方,存在一定厚度的“相互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高中物理 > 动能定理/2022-11-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题目

如图所示,P为位于某一高度处的质量为m的物块,B为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特殊长平板,
m
M
=
1
2
,平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在板的上表面上方,存在一定厚度的“相互作用区域”,如图中划虚线的部分,当物块P进入相互作用区时,B便有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于P,f=11mg,f对P的作用使P刚好不与B的上表面接触;在水平方向P、B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已知物块P开始自由落下的时刻,板B向右的速度为v0=10.0m/s.P从开始下落到刚到达相互作用区所经历的时间为T0=1s. 设B板足够长,保证物块P总能落入B板上方的相互作用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相互作用区域的厚度.
(2)P第一次回到初始位置经历的时间.
(3)当B开始停止运动那一时刻,P的位置.
魔方格

◎ 答案

(1)物块P自由下落时,刚到达板的上表面时的速度v=gT0=10m/s.
P进入相互作用区域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mgH-fH=0-
1
2
mv2

代入解得,H=0.5m.
(2))对于P,取向下方向为正方向,对于B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物块P在进入“相互作用区域”之前,P、B的加速度分别是aP=g=10m/s2,aB=-μg=-1m/s2
物块P在进入“相互作用区域”之后,P、B的加速度分别是aP′=
mg-f
m
=-100m/s2,aB′=-
μ(Mg+f)
M
=-6.5m/s2
设P从进入“相互作用区域”到离木板最近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为t,则
  aPT0+aP′t=0
解得t=0.1s
根据对称性得到物块P从开始自由下落到再次回到初始位置所经历的时间T=2(t0+t)=2.2s
(3)设板速度为零时,P一共回到出发点n次.由以上分析得:
v0+2naBT0+2naB′t=0
解得,n=3.03次,
三次后,板的速度为v=v0+2×3aBT0+2×3aB′t=0.1m/s
则此时P又下落的时间为t′=
v
aB
=0.1s
h=
1
2
g(
T20
-t2)
=4.95m
即当B开始停止运动那一时刻,P距地面4.95 m.
答:
(1)相互作用区域的厚度为0.5m
(2)P第一次回到初始位置经历的时间为2.2s.
(3)当B开始停止运动那一时刻,P距地面4.95 m.

◎ 解析

“略”

◎ 知识点

    专家分析,试题“如图所示,P为位于某一高度处的质量为m的物块,B为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特殊长平板,mM=12,平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在板的上表面上方,存在一定厚度的“相互…”主要考查了你对  【动能定理】  等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关于这些知识点的“档案”,你可以点击相应的链接进行查看和学习。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