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词语教学

词语教学
首页 > 教师 > 教学一线/2011-1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打开低段的语文书,你一定会被那一幅幅精美的图片,一篇篇优美的课文深深地吸引住。课堂上,我也时常忍不住地想和孩子们一起朗读那一篇篇美文。读着这么美的课文,总觉得现在的孩子是如此的幸福。可是怎样才能让这些幸福的孩子们更好的理解课文,走进课文中的境界呢?
  细细品读,你会发现每篇课文中总有跳入你眼帘深深吸引你眼球的,让你深深喜爱的词句,于是想着让孩子们试着从这些词语的朗读、理解走进课文,结果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找找自己喜欢的词句,初步感受课文。
  每次带领孩子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时,在看、读的基础上,我会让学生动动手,找找划划自己喜爱的词语、句子。这样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就不只是简简单单地、不动闹脑筋地读字音,更加入了自己主观能动地思考。在找的过程中,其实是孩子与课文的亲密接触,划出来的词、句很多是与理解课文有极大帮助的。
  二、说说对词句的感受,初步理解课文。
  每一个被孩子们划出来的词句背后,总会带着一个理由。而孩子们又是那么急切地想发表自己的观点,于是就让他们尽情地说吧!这时的理由可能只是因为“美,感觉到漂亮,喜欢……”,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是动过脑筋的,就应该得到肯定和表扬。因为这是他们对于理解课文迈出的第一步。于是在交流中孩子们对于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有了提高,交流的词句总能找到课文的精彩点,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于是在表扬中,孩子们学会了发现找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融入课文感受读词,深入理解课文。
  朗读是语文课的生命活水,没有书声朗朗的课堂好比是一潭死水,没有生气。而读好课文的关键往往就在于读好一些关键的词句。当学生把这些词句找出来后,让他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加上恰当巧妙的引导,就能非常容易的读好句子、读好课文。也能在读中提升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东方之珠》一文时,孩子们凭着自己对于语言文字的感悟找出了“繁华、阳光和煦、沐浴、碧波荡漾、人流如潮、闪耀、奔流不息”等词句,进行了朗读体会,在讲解课文时学生就能想象课文的情景,读出对课文的理解,效果显著!
  四、利用画面理解词语。
  其实,利用画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积累词语。比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就可以借助课文插图(出示插图),帮助学生体会“郁郁葱葱”、“清澈”等词语的意思。结合书上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效果就不一样了。
  总之,词语的理解可通过多种方法、多种形式、多种手段来实现,不论用什么方法都是为了揣摩作者用词的准确,为学生积累和运用词语打下基础。实践证明,只有扎实词语教学,才能积累词语,强化语感;才能训练思维,丰富情感;才能使词语的种子在阅读教学这肥沃的土壤中悄悄地萌芽、长叶、开花、结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