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学生评价观念的改变

综合论文
首页 > 教师 > 教学一线/2009-08-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目前,素质教育仍然是我们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但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搞好素质教育却是我们感到头疼和棘手的事。我们要真正搞好素质教育,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就必须改变教育教学观念,从传统的教育格局中走出来,特别是要改变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我们现在许多学校和教师,是唱着素质教育的调子,走着应试教育的步子,这样怎能搞好素质教育呢?因此,为了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同步,我们必须走出传统应试教育的圈套,改变对学生评价的观念,重新定位学生的新型评价体系。

  一、应试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桎梏
  传统的应试教育和学生评价方法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过多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功能,忽视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个别差异,忽视了学生潜在能力的挖掘,使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传统的学生评价把学生定在一定的格局里,学生能力和本领受抑,不能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传统的学生评价造成学生知识丰富,能力低下的不良现象。造成教育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不能够谐调同步,违背了新的教育方针。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的评价体系存在很大的评价片面性和单一性。所以,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评价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素质教育理论的萌芽
  事物都是在发展和变化着的,事物的发展必然会引起量变和质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育也会发生变化。教育的发展是为社会服务的,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附属物,它必须服务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桎梏,也成了社会发展的桎梏。人类已经跨入了二十一世纪,新的世纪必须要有新的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于是,素质教育理论萌发了,这就是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展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也就是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我们教育的航标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我们知道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不在内容上,而在评判教育和学生质量上所遵循的价值观念。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价值判断,对学生质量的判定必须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进行。传统教育(应试教育)是在选拔适合考试的学生,把考试结果看成是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手段,学生的学习成绩成了衡量学生价值的唯一尺度。传统教育在评价功能,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上都表现出片面性、单一性,我们倡导素质教育,但是我们并没有否定传统教育优秀的一面。素质教育是在创造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我们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和环境,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潜能。

  四、改变对学生评价的观念势在必行
  由于过去的教育观已经阻碍了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们提出了素质教育新理念,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就必须改变对学生评价观念。发展性评价观的提出,既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有利挑战,又是对素质教育思想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的具体体现。它实现了素质教育内涵和外延的和谐统一,适应了素质教育对学生评价的内在要求。通过教育评价活动,,促进学生发展是当前学生评价改革的基本价值追求。发展性评价观应该贯穿于素质教育评价活动的始终,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关注学生的处境,关注学生的需要,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别差异,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达到最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教育评价观念的改变,必然导致教育评价功能的变迁,学生评价方法的突破,就会在学生评价领域引发一场深刻的革命。
  总之,我们必须遗弃传统教育给我们带来的障碍,用新型的教育观,用新型的评价观评价学生,正确评价学生的价值,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要让学生懂得怎样学?而不是让学生懂得学什么?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培养学生学会什么的方法。只要我们开动脑筋,用新的评价观念评价学生,就能够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地址:重庆市武隆县庙垭中心校邓帮华
  邮编:408534
  电话:13896747122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邓帮华,男,汉族,中国党员,1963年7月生于重庆市武隆,1983年毕业于武隆师范,1993年中文自考专科毕业,现任重庆市武隆县庙垭中心校高级教师。1986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曾在《鸣水泉》、《江河文学》、《青春诗歌》、《北方作家》、《黄河文学》、《今日教育》、《师资建设》、《教育信息报》、《涪陵日报》、《武隆报》、《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等刊物上发表文章。所写教育教学论文多次获国家级和省市级等级奖。所写文学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奖励。所写作品《送别》被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展览馆珍藏,合著有《南吟北唱》诗集、《鹤鸣楚天》作品选、《中国郎酒诗选》、《当代优秀教师论文汇编》等著作,现是北方文学艺术研究所创作员,《青春诗歌》特约编辑,武汉市江夏区教育电视台特约记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