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墨汁

语文大杂烩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22-03-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以前,常将文人称为“喝墨汁的”,意思是读书写作无数,终日笔不离手常常用墨,那墨汁用量像被他喝掉了似的。现在此说渐少,因为写作者绝少研上一砚徽墨,挥笔在宣纸上写蝇头小楷了,甚至用灌满胶囊的自来水笔写作的人都已成历史。不过,偶尔有人将有较高文化的写家或学者仍称“喝过墨水的”。

  这个形象的说法,在古代却曾经是真事呢!

  历史记载,南北朝时的北齐有明文的法律规定,儒生在考试时成绩非常糟糕者,要被罚喝墨汁。引习延续了不少朝代,虽然罚喝墨汁可能激励了某些考生再做努力,但是,时有发生因罚喝墨汁太多使落选考生生病甚至死亡事件。到了隋朝,皇上恩典,颁布罚喝墨汁减量,《隋书·仪礼志》记载,凡文理不通、不精或书写潦草而没考上的,罚喝墨汁一升。原来在此之前,罚喝墨汁是一斗(一斗等于十升)呢!文弱书生们怎么受得了!

  唐朝进此恶习才彻底改变。唐太宗没做皇帝时也曾要考试晋官,但一想到考不上要罚喝墨水,轻则喝病,重能喝死,只好打了退堂鼓。他当上太唐皇帝后,觉得此法害人不浅,不仅是弄病或是害死书生那么简单,而是令更多的有识之士望考试而生畏,严重耽误了国家选拔人才。唐太宗宣布废除罚渴墨水陋习,书生们解除了思想压力,纷纷应试,为唐朝的兴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上一篇:《红楼梦》人名拾趣     下一篇: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