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漫谈

语文大杂烩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22-03-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三十六计中‘走’是上等的计策”的意思吗?不是。
  清代,有人根据鞍听战例总结归纳出三十六计,依次分为战胜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等六类。每类又分六计,共三十六计。在这六类计中,惟有“败战计”是被敌所败或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不得已而采取的计策。
  “败战计”中,一是美人计,二是空城计,三是反间计,四是苦肉计,五是连环计,六是走为上(即第三十六计)。每个计都有史例说明。如:王允派使女貂蝉离间董卓与吕布,使的是美人计;诸葛亮不得已大开城门以退司马懿,用的是空城计;周瑜痛打黄盖麻痹曹操,玩的是苦肉计。这是《三国演义》中典型的例子。
  “三十六计走为上”的“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它和《孟子·梁惠王》中的“弃甲曳兵而走”的“走”是一样的意思。为什么逃跑还是上策呢?因为军事家统兵打仗,都要衡量敌我之势。如果强敌来临,硬要死拼,就有如以卵击石,只能全军覆没,比起战、守、降,逃跑还是上策,可以保存自己的力量,以便东山再起。当然,这“走为上”的“走”,不能和“诱敌之走”的“走”相提并论。
  史学家和小说家曾用过这“走为上”来描写战争。比如近代小说家蔡东藩在《宋史演义》中这样写道:“不料(辽将)耶律休哥带着辽兵,又复杀到……(宋)太宗此时,除了三十六计的上计,简直没法,只好加鞭疾走,向南逃命。”这里“上计”二字显然指“走为上”,是揶揄之说,讽刺宋太宗在强敌面前落荒而逃的狼狈窘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