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温的成因

百科小知识气象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05-01-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说到大气污染,总要涉及到逆温,仿佛大气污染与逆温是一对孪生兄弟似的。的确,逆温是“杀人”的帮凶。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逆温的成因和它的家族。

  地球的“外衣”——大气,自地面向高空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等五个层次。在对流层中,气温一般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平均每上升一百米,温度降低零点六摄氏度。这样,低层温度高、密度小;高层温度低、密度大,可谓“头重脚轻”,气层很不稳定,空气容易上下交换,产生对流,低空中的污染气体和粉尘可以向高空扩散,这对人体健康是非常有利的。可是,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高的现象,这种反常的现象就叫逆温,发生逆温的层次叫逆温层。逆温层出现时,由于气层上轻下重,非常稳定,低层的污染气体和粉尘就难以向高空扩散。这对人体极为有害。

  逆温层形成的过程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而产生了它的家族。

  逆温按高度可以分为“近地面层的逆温”和“自由大气的逆温”两大类。前者是指发生在一百米高度以下的逆温,这里面又可分为“辐射逆温”、“平流逆温”、“融雪逆温”和“地形逆温”等,多是由于热力条件形成的;后者是指发生在一百米高度以上的逆温,这里面又可分为“下沉逆温”和“锋面逆温”等,多是由于动力条件形成的。
 
上一篇:节气的安排及含义     下一篇:暖冬天气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