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发展的历史沿革

百科小知识军事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05-09-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八五”式军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有了很大发展,我军样式呆板、面料落后的服装,与社会的发展和军队建设的需求愈来愈不相适应。1981年,总后勤部组织力量着手进行新式军服的研究设计。1984年1月,中央军委批准了改革方案,1985年新式服装装备部队,简称“八五”式军服。 “八五”式军服主要沿用“五五”式军服样式。干部、战士增发制式衬衣,增发大檐帽,解放帽作为工作帽予以保留;圆形“八一”徽和军种肩章、领章取代了全红五角星帽徽和全红领章。师、团职干部配发了混纺毛料夏服、冬服和大衣,军职以上则为纯毛料。营职以下干部和战士服装仍有涤棉织品。
  但是,“八五”式军服无常服、礼服之分,也没有制式的作训服,仍是单一军服体制,尚待进一步改进。
  “八七”系列军服。1984年1月,中央军委在批准“八五”式服装定型生产的同时,确定我军服装应逐步实行礼服、常服、作训服系列化。1987年8月,“八七”系列服装定型投产。1988年4月,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为配合军衔制的实行,同年8月起,全军陆续装备新军服。
  “八七”系列服装是在认真分析我军服装的历史和现状,总结历次服装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外军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对国家资源、技术水平、设备条件、材料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总体论证之后形成的。它根据经济、适用、轻便、耐用、美观、配套、创新的原则,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常服、礼服、作训服系列,可以满足军人在平时、战时、礼仪等不同环境、不同场合的需要。这种系列服装,功能齐全,样式美观,用料讲究,体现了军队改革和建设的新面貌,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常服:常服是军人在平时和一般礼仪场合穿着的制式服装,分夏常服、制式衬衣、冬常服三种。
  军官夏常服均为小开领,配白衬衣,戴大檐帽。男军官系藏青色领带,制式衬衣为猎装式短袖衫;冬常服式样与“八五”式服装大体相同,下衣改为西服裤。女军官系玫瑰红色领带,制式衬衣为开领、短袖,配有藏蓝色西服裙;冬常服改为开领口,双排扣。
  士兵夏常服采用四个贴袋,显得美观大方、陆、空军为开领衣,海军为套头式水兵服。士兵制式衬衣只有两个上贴袋,以区别于军官。陆、空军和海军陆勤士兵的冬常服为立翻领上衣;海军海勤士兵穿着呢料水兵服。土官和女士兵服样式与所在军种的尉官服相同。
  军官夏常服,陆军为棕绿色,海军为上白下藏青色,空军为上棕绿下藏青色。土官、士兵夏常服:陆军为草绿色,海军为上漂白下藏蓝色,空军为上草绿下藏蓝色。将校官冬常服,陆、空军与本军种军官夏常服颜色相同,海军为藏青色、尉官、土官、士兵冬常服,陆军为草绿色,海军为藏蓝色,空军为上草绿下藏蓝色。夏常服用料,将官为纯毛凡尔丁。将校官冬常服为毛料,尉官冬常服和士官、士兵冬夏常服仍为三元混纺布料。
  礼服:礼服是军官在重大庆典和重要外事活动时穿着的制式服装。1988年先配发驻外武官,尔后视国家经济情况,再逐步扩大配发范围。礼服分夏礼服和冬礼服两种,式样均为西服式,配发衬衣和领带,领边、裤中缝有区别军种颜色的牙线。夏礼服,陆军为米黄色,海军为本白色,空军为天蓝色,面料按军官衔级分别采用纯毛凡尔丁和毛涤凡尔丁。冬礼服,陆军为海蓝色,海军为藏青色,空军为宝蓝色,面料也按衔级分别采用纯毛礼服呢和毛涤礼服呢。
  作训服:作训服是军人在作战、训练、劳动和执行其它勤务任穿着的制式服装,分普通作训服(包括冬、夏作训服)和迷彩作训服两种。军官夏作训服样式、用料与士官夏常服相同,戴作训帽、颜色,陆军为草绿色,海军为藏蓝色,空军为上草绿下藏蓝。土官、士兵夏作训服上衣为夹克式,加臂袋和裤脚扣绊,提高了适用性和调节功能。军官、士官、士兵冬作训服相同,均为开关领上衣,中腰、下摆和裤子脚口有抽带,提高了防寒性能。迷彩作训服主要配发作战部队和侦察部队,样式与士兵夏作训服相同,用料为维棉或涤棉平布。迷彩图案分为夏、冬季两种,颜色有荒漠草原型色、林地型色、白色等多种,以适应不同环境的伪装。
  “八七”系列军服除了以上三大类服装,还包括大衣、风雨衣、雨衣以及同上述服装所配套的针织衫、针织衬衣、衬裤、绒衣裤、棉衣裤、棉背心和各种特种服装等。该系列军服装备部队后,改变了我军服装长期以来体制单一的落后状况,对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须指出,由于多种原因,“八七”系列服装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如士官、士兵服面料仍为十几年前的三元混纺布,军官礼服、大衣等尚不能普遍装备。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解放军的服装也必将得到进一步改善,逐步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三、第三批军服即新时期军服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于1997年7月1日进驻香港,以“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和香港人民面前。而展现新风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驻香港部队试穿新一代军服。
  新一代军服的研制是面向21世纪的,设计目标是2000年开始装备全军。其研制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2000年全国人民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部队的服装也应有所提高;二是当前各国军队都在研制新一代服装,我军的服装应与世界军队服装接轨;三是为适应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需要,我军应以崭新的面貌进入2l世纪。这不仅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军服的差距,适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和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需要,而且还提高我军在世界军事舞台上的形象和地位。
  新一代军服主要设置了礼服、常服、作训服和工作服4个系列。具体分为礼服、春秋常服、夏常服、毛(绒)衣、大衣、作训服、体能训练服及其配套的军鞋(靴)和服饰9个部分。与87系列服装相比,新一代服装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用料有所改进。礼服用的是薄型礼服呢,春秋常服用的是薄型毛哗叽,夏常服用的是涤棉交织的色织布和军港呢。还给士兵设计了一双作战靴。二是样式更为美观。礼服是西服式,夏常服是立翻领,可以扎领带,也可以不扎领带,并首次将夹克式和贝雷帽引进了驻港部队服装。三是颜色形成系列。陆军是棕绿色,海军是本白和藏青色,空军是蔚蓝色。在同一色调中基本遵循礼服深,常服浅;冬服深,夏服浅;外衣深,内衣浅的变化规律。四是服饰趋向配套。为弥补87系列服装装饰太少,胸前太空的缺陷,设计了胸标、名牌等服饰。五是军服实现通用。首先是常礼服通用,所有常服配上服饰后都可以作为礼服穿用,提高了服装的使用效率。其次是内外通用,毛(绒)衣等带军衔也可以作外衣穿。再次是官兵通用,像春秋常服、夏常服、作训服等,官兵款式和所用材料都是一样的,可以通用。
  1988年10月,在实行新军衔制的同时,陆军、海军、空军的帽徽进行了改革,将1985年实行的小帽徽作为作训帽和女军人无檐软帽帽徽;大帽徽加衬金黄色松枝叶和天安门图案,适用于大檐帽、水兵帽、绒(皮)帽上佩带。新的三军大檐帽帽徽主体为“八一”红五星,八片金黄色松枝叶环抱麦穗、齿轮和天安门。
  新帽徽庄重严肃,美观大方。红五星、麦穗、齿轮和天安门,象征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与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肩负着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光荣使命。长青松树具有傲风雪、抗严寒的性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和当代军人的不屈风范。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也佩带帽徽,其图案由国徽、盾牌、长城和松枝组成。
  198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新的军衔制,全军官兵改佩军种(专业技术)符号或领花,军人常服和制式衬衣缀军种或专业技术符号,军官礼服缀领花。
  1992年5月,文职干部统一配发服装,佩带文职干部领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自1989年2月起,亦改佩领花,样式为圆形,由盾牌和松枝叶组成,金属材料制作。

  2004年11月29日之后,我军换新装。这是我军陆海空三军建军以来换上的最“靓”装束,也是中国空军50年来第一次更换服装。这次战士服装的料子是一种化纤仿毛植物,把涤纶纤维做成五页形的,毛感很好,在外观上看,与毛料的衣服外观上是一样的,甚至手感比毛料衣服还要好一些。可以水洗,可以用洗衣机洗。洗完了以后不变形,而且洗完了挂起来,干了以后不用熨烫,比较符合战士的使用环境。这次换装同时为战士换发了一双皮鞋即仿牛皮皮鞋,也是采用新技术的一种材料。与地方百姓身上的时装一样,军服也有它特殊的服饰。我军除驻外武官和仪仗部队之外,目前驻港澳部队是唯一一支佩有服饰军服的部队。它之所以好看,不仅因为它在款式上进行了改变,更重要的是它佩带了绶带、军种胸标、姓名牌和臂章等服饰。与驻港澳部队相比,我军大多数部队的服饰只有帽徽、肩章和领章。虽然这些服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全军官兵的威武形象,但随着世界军事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军单调的服饰已经远远落后于外国军队,并且满足不了现在的审美需求。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由于武器装备侦查手段的变化,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我军未来服装要有防护的功能,防核生化、防热辐射等等。就是一个战士穿上军服以后,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有空调系统,具有防弹的功能,防核生化的功能,可以直接和最高统帅部联系,和最高统帅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