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卖身契

侦探故事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05-09-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清乾隆二十四年,广西苍梧县民余阿吕向县里控告邱以诚,说邱在康熙五十九年卖身给其父为仆,有卖身契为证。父死后,家贫不能养仆,邱遂出外谋生。今邱己富,而我很穷,叫邱用钱赎身,竟遭邱殴打。

  可是邱说自己开米后,而余阿吕屡次赊米,欠钱不还,有账可查,现向其索款,彼此相殴,并无卖身为仆之事。

  县官看了余阿吕交来的邱以诚的卖身契,叫邱照写数行,笔迹相似,但邱坚决不承认有卖身之事。

  这时,一位幕友细看契据,发现邱的写法不对,年岁也有疑点,断定契据是伪造的。县官据此严讯,余阿吕无法抵赖,只好认罪。

  你知道幕友是如何推理的吗? 

  答案"邱"字在清雍正初年之前,只作地名,姓"邱"的"邱"不加"耳"旁。到雍正初年,因避孔子(丘)讳,才加"耳"而成"邱"。卖身契写于康熙五十九年,那时"丘"还不能作"邱"。另外,邱以诚供称48岁,当生于康熙五十年,至康熙五十九年刚刚10岁,市井幼童,不可能写出楷书端正的契据。
     想看答案吗?请选中红色的方框即可。

  〖你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包公断案——断鸡蛋     下一篇:王之涣审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