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虎名人篇

十二生肖虎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05-09-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草纲目》内容丰富、取材精审、分类科学、结构有序,是我国药物史上的遑遑巨著;它比西文植物分类学的创始人林纳的《自然系统》还要早一百多年。李时珍去世后的第三年(1596年)该书在南京首次刊行,全国医学界为之震惊;1606年传到日本,1656年在维与纳首次译成拉丁文,题名为《中国植物志》。现该书在国外也有多种文字译本,李时珍的名字远播异域,受到全世界的重视。

  师夷长技以制夷
  如何抵抗外国侵略者?有思想家曾提出一句名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说这句话的就是清代学者、思想家、爱国主义者魏源。
  魏源(1794--1857年)原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邰阳金滩人。出生于清乾隆五十九年,五行处肖为"木虎"。魏源从小受到家学的薰陶,尤喜读史,到处借书,刻苦学习,因学习成绩优异,7岁就成了县廪生。21岁时随父亲来到京城,得到其时京城名流龚自珍等人的栽培与指老乡。29岁中举协助江苏政使贺长龄编《皇朝经世文编》。1840的年"鸦片之战"后,其时身为幕府的魏源参加了定海抗战。1840年8月,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后,魏源激于爱国主义之愤,著《圣武记》叙清朝开国至道光年间的军事史概况,并兼叙各项烟事制度。其后又疳林则徐主持翻译的《四洲志》和历代史志等增补为《海国图志》第50卷。在该书中魏源大声呼吁国人,必须学习外因的先进科学技术,以有力地抗击传略者:"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同时还狠狠地驳斥了朝廷保守顽固派之谬论:即所谓近代机器生产"奇技淫巧,坏乱人心"之说,要允许自由设厂,制造枪、炮、船等先进作战武器,并提出虞、守、攻等作战原则,在当时代表了一种进步的思潮。有学者认为,魏源的《海国图志》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起点,是一部具有开放意识的爱国主义名著。1845年,52岁的魏源,这个当时最有远见卓识的先驱式人物才中了进士,随即调往各地任知州、知县。晚年居于兴化寺,潜心研究佛典,1857年死于杭州;遗著有《书古微》、《诗古微》、《公羊古微》、《古微订》等数种。

  革命先驱孙中山
  孙中山(1866--1925年)名文,字逸仙,号明德,广东香山翠享村人。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家。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曾一度行医。1894年进京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等主张,遭到拒绝后到檀香山组织兴中会。1895年10月在广州筹备武装起义,未成,被迫流亡日本。1905年,在日本领导兴中会,并与华兴会、光复会联合组织中国同盟会,被推选为总理。其后与当时革命者反复讨论,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等革命纲领,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与此同时创办《民报》,以宣传革命思想,并同改良派展开了一场大论战。曾联合海外华侨与会党支部及国内新军,发动过多次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选为临时大总统;第二年,因革命党人与袁世凯妥协,被迫辞职,后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孙中山选为理事长。1914年在日本建立中化革命党,于第二年发表讨袁宣言。1917年段祺瑞解散国会,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政府,当选为大元帅,誓师北伐。1918年因军阀挟制,被迫去职,来到上海。在上海,孙中山又创办了《建设杂志》,发表《实验计划》,将中华革命党改为中国国民党。
  1920年孙中山又回到广州,第二年担任非常大总统;1922年陈炯明叛变革命,遂退居上海。在孙中山失败绝望之际,曾得到另共产党的帮助并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于1923年镇压了陈炯明叛变,回广州后重建大元帅府,决心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第一次人国代表大会,发表改组宣言,提出并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5年1月病逝于北京。
 
上一篇:四季虎的基本特征     下一篇:生肖虎与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