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遗迹遍九州

大禹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22-03-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大禹治水十三年,足迹遍布九州大地,因而有关大禹的遗迹和纪念建筑分布广,而且数量多,遍及河南、山西、山东、陕西、四川、贵州、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十余省。

  例如“禹穴”就有4处:四川北川禹穴,大禹降生处也;浙江绍兴禹穴,大禹葬身处也;湖南衡山禹穴,大禹藏书处也;陕西石泉禹穴,大禹憩息处也。

  “岣嵝碑”,又称“禹碑”或“大禹功德碑”就有五六处:最早的当属湖南衡山,相传为大禹所建,因建于岣嵝峰上,故称“岣嵝碑”,此外西安碑林、浙江绍兴大禹陵(1541年据湖南衡山拓片刻建)、四川北川(1561年据衡山岣嵝碑拓片刻建)、河南禹州等处均有岣嵝碑复制件。
  涂山,是大禹治水期间娶涂山氏女之地,也是其治水成功后大会诸侯之地,据现有资料看,重庆江州、浙江会稽山(原名茅山)、宣州当涂、安徽蚌埠怀远均有被称为涂山的地方,最近听说山西晋阳也找到了涂山遗址,各处均流传着与大禹治水有关的故事和传说。

  尤其是禹庙,更是遍及全国各地。龙显昭(四川师范学院文化所所长、教授,南充市社科联副主席)所撰《夏禹文化与四川的禹庙》一文中称:禹庙兴起于秦汉,盛行于唐宋,遍立于明清。禹驾崩于会稽,并葬于此,这里便有了禹陵、禹庙。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上会稽,祭大禹”。据《汉书·武帝纪》载,元封元年(前110),嵩山有启母庙。龙门禹庙建成于汉灵帝光和二年(179)。北魏时期,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下诏:“祀唐尧于平阳,虞舜于广宁,夏禹于安邑。”唐宋时期,禹庙祭祀列入国家祀典,各地禹庙随之增多。唐玄宗时新修的《开元礼》还规定了祭祀的祝文格式;至明、清,则州、县几乎皆有禹庙。四川是夏禹文化的发源地,禹迹遍布巴蜀,据考证,晋初及以前,蜀中已兴立禹庙。《华阳国志·巴志》载,“江州县,郡治。涂山,有禹王祠及涂后祠”,“帝禹之庙铭存焉”。唐宋时期,四川各地禹庙兴起,其中以忠州、成都和石泉(今北川)禹庙为最有名。石泉禹庙是四川最重要的历史古庙。南宋唐诗学家临邛计有功于绍兴28年(1158)撰写的《大禹庙记》,考订了石纽,歌颂了禹功。这是从文献上看到的夏禹肇迹处最早的禹庙。该庙至清康熙、乾隆、道光各朝,续有培修和扩建,大殿祀圣父、圣母有莘氏,并建亭立岣嵝碑。综观唐、宋、元、明以来的四川禹庙,具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其一是夏禹肇迹处的纪念性禹庙,如石泉禹庙,以禹生于石纽而建;重庆涂山禹庙,以禹娶涂女而建。这两处庙内皆供奉夏禹和涂后。其二是崇德报功,具有德教功能性的禹庙。如四川的成都禹庙、忠县禹庙、奉节禹庙等。其三是指清代由外来移民所新造的“会馆式”庙宇,如开江、彭水、黔江、梁山、南充的禹王宫,石砫的大禹庙,南川、巴县的禹王庙等。都江堰、遂宁、射洪、三台、绵阳等地所建禹王宫历史也较为悠久。

  许多地方至今保存着有关大禹的遗迹和纪念性建筑,此撮其要以记之。

  一、四川省

  1.禹生之地──北川县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区

  从四川省省会成都出发,沿成绵高速公路至永兴(约80公里),再沿绵(阳)──安(县)──北(川)公路(约60公里),就到北川县新县城曲山镇,继沿北茂公路行22公里,就到了今北川县(公元651年至1914年为石泉县)禹里羌族乡政府所在地(原县城治城),以这里为中心,方圆数十平方公里内至今还保留着许许多多有关大禹的遗迹,这就是历史上被称为大禹故里的地方。1990年3月,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大禹故里为市级风景名胜区;1992年,国家主席杨尚昆为北川题写了“大禹故里”四个大字。

  石纽从禹里乡政府(原石泉县城)向南,过禹里大桥,沿北茂公路往曲山方向走约300米,即为1991年北川县人民政府重建的“神禹故里”坊。穿过坊门,右边即为石纽村之石纽山,沿崎岖小路行一里许,山腰石林中“有二巨石纽结,每冬日霜晨有白毫出射云霄”(《四川通志》),石上有阳刻“石纽”二字,每字高、宽各为40厘米(今浙江大禹陵“石纽”二字即以此处题刻拓片复制),相传为汉代学者扬雄所书。史载“禹生石纽”之“石纽”指的就是这个地方。清代学者余炳虎有《石纽停云》诗云:烟罗绕处石崚,高出群峰数万层,山色不随风雨变,往来时看五云升。

  自古以来,北川人民即视石纽山为神圣之地。早在汉代,石纽一带就是以羌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管辖的地方,方圆百里之内不敢人居、放牧,被视为神圣之地。犯罪之人潜入此地,朝廷不得入内追捕,三年后可获赦免。唐代以前,石纽山麓即建有禹庙,每年六月六日大禹诞辰,人们都要聚集在禹庙前举行祭祀活动。虽多次遭遇兵祸灾害损毁,维修或重建禹庙成为地方官吏的重要职责,祭禹活动从未间断过。1935年,石纽山前禹庙被烧毁,庙祭移于禹穴沟口之禹王庙。

  岣嵝碑相传大禹治水时,梦中得仙人指点,后在湖南衡山祝融峰(也称“宛委”)凿石得金简玉书,使禹得治水之法。禹治水成功后,将书藏于原处,并用巨石盖住洞口(即为藏书之“禹穴”)。禹将治水之事刻于石碑,立于岣嵝峰上,故称“岣嵝碑”,亦称“禹碑”,或称“大禹功德碑”。明嘉靖年间,成都玉泉人周宗任石泉守备,适遇北川羌族(白草番)揭杆反抗朝廷,想培修禹庙,效禹“以德化戎”之法。明嘉靖四十年(1561),周宗拜访了当时主持钟阳书院的绵州名士高简(号八霍山人,嘉靖进士,曾任吏部文选司郎中、云南参议等),告知将建禹王庙,想刻制岣嵝碑,但没有找到碑文。高简便将收藏的从衡山拓来的岣嵝碑拓片送给周宗。周宗即请工匠刻制,并于治城禹庙内建碑亭,将岣嵝碑立于亭内。正碑高2.55米,宽1.55米,厚25厘米,有碑座、碑帽。上镌刻蝌蚪文77字,字大36平方厘米。在碑的左上方刻了高简的跋文,并在每个蝌蚪文旁边刻有高简的楷书释文,每个字大9平方厘米。《四川通志》载,“碑上蝌蚪文自衡山拓来”,“此系大禹所书,文字奇古”。

  释文为:
  承帝曰咨翼辅佐卿洲渚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斜九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伸禋郁塞昏徙南渎衍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碑左下方有跋,志其来历:

  “成都玉泉周君宗备戍石泉,过钟阳书院曰:将建禹王庙,欲求岣嵝碑刻之未得。予取衡山所藏授之。□石泉石纽山,禹产地也。今□□边圉,乃为之庙,可谓有志于古矣。昔禹□师振旅三旬有□□。周君之意,岂非欲修文德以化戎,而为庙貌乎哉!又因石纽之灵,以为之志思焉,其亦异诸人矣!然禹之迹犹未甚彰,今得禹碑,而神圣书法蝌蚪古文宛然在目。夫书也者,心之彰也。神明变化,于是乎不可掩矣。昔之人求之千载而不可见者,每用悼惜;乃周君一朝而获之,遂刻之,以壮石纽之灵,岂非兹山之奇遇!予嘉周君之志,爰释其文于前而书此,以为石泉感事云。”
  并刻有落款:“国皇明嘉靖庚申七月朔日,前进士及第吏部文选司郎中绵州大霍山人高简顿首题。巡视石泉城利州卫千户赵勋臣刻石。

  1935年,红军在碑上刻标语两行,后川军派人将其铲掉,致使碑文大部损毁,现仅存正文25字和零星释文、跋文(残碑现存大禹纪念馆)。今有据原拓片复制之“岣嵝碑”立于禹穴沟口禹王庙前。

  “神禹故里”坊从禹里(原县城治城)往南过大桥,沿北茂公路往曲山方向走约300米,即为1991年县人民政府恢复重建的“神禹故里”坊。此坊原为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石泉知县姜炳璋所建,木质结构,立于石纽山下深坑子(从今重建处往曲山方向约1000米);有姜炳璋所撰书的匾额“神禹故里”及楹联:“石纽之村笃生圣人皇皇史册古迹常新,刳儿之坪产石如血青莲好古大书禹穴。”原坊“文革”中被毁。

  甘泉与石纽山隔江相望的崖壁上有摩崖阴刻楷书“甘泉”二字。旁有泉池,池水清澈,冬温夏凉,四季不断。据传:女荻(禹母)暮汲石纽山下泉,水中得月精如鸡子,爱而含之,不觉而吞,遂有娠,十四月,生夏禹。据传,石泉县的县名就是取石纽之“石”和甘泉之“泉”而成。
  誓水柱位于“县西四十五步河岸上,石柱高一丈围五尺,恐水冲县治,立此以防之。”(清乾隆版《石泉县志》)上刻12字,为虫篆体,宋《淳化阁帖》释为“出令聂子星纪齐春其尚节化”,其义难懂。传为大禹治水时出的手令。石柱今已无存。

  望崇山在今禹里东。山峰矗立,高入云天。相传崇伯(禹父鲧)外出治水,常年不归,圣母思念,常登此山遥望禹父归程,时山巅林木繁茂,遮天蔽日,挡住视线,圣母叹道:“眼前若是没有这些大树多好啊!”话音刚落,狂风骤起,将山前高树连根吹翻,此后山前只长灌木花草。故曰“望崇山”。

  禹穴沟今禹里以北10公里禹穴办事处境内有清泗沟,为一条长数公里的峡谷。沟内峭壁凌空,奇峰夹峙,形成两道神秘的彩屏。头上树几交柯,天光一线,银瀑飞泻,烟缭雾绕;沟底溪水击韵,血石流光;两岸竹木森林,古藤缠绕。一派浓郁的原始自然风光。因有“禹穴”石刻,故称“禹穴沟”。

  据传,禹穴沟为大禹诞生地。扬雄《蜀王本纪》载,禹生石纽,其地名刳儿坪。刳儿坪位于九龙山第五峰下,其地“稍平阔,石上有迹,俨然人坐卧状,相传即圣母生禹遗迹”(《四川通志》)。沿刳儿坪溪流而下,有一巨石,其状如盆,其“水色金赤,四季不变,相传禹母诞禹后洗儿处也”(民国《北川县志》),因以得名。洗儿池以下的溪流中,“白石累累,俱有血点浸入,刮之不去。相传鲧纳有莘氏女,胸臆坼而生禹,石上皆是血溅之迹”(《锦里新编》)。 令人称奇的是“血石止禹穴一里许”(《三边总志》),距洗儿池稍远即无此奇观。距洗儿池不远的绝壁上刻有虫篆体“禹穴”二字,字大70多厘米,“传为大禹所书”(《四川通志》),人称小“禹穴”。距小“禹穴”数百米的金锣岩上有楷书“禹穴”二字,“大径八尺”(每字230×230厘米),“仙才天放,谨严有度”,据宋、明、清代史志记载为李白所书,人称大“禹穴”。禹穴沟拱桥头,立有一石碑,上有楷书“禹穴”二字,每字高52厘米,宽40厘米,落款为“颜真卿书”。古时禹穴沟尚有禹之采药亭。《升庵外集》云:“其山药气触人,往往不可到。”大禹幼时,随母采药于此山,故乡人谓之“采药山”。《龙安府志》云:“山上建有木亭,为采药亭,现已无考。”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大禹陵     下一篇:禹铸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