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110岁的茅盾仿佛还未离去

茅盾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22-03-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唐代银杏宛在,昭明书室依稀。”这是1977年,茅盾先生听说故乡乌镇古迹“昭明太子读书处”(即昭明书院)在“文革”后大难不毁时写的诗句。
  2006年7月4日,是这位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现代文学巨匠的诞辰纪念日,系列纪念活动就在他的家乡举行,而其中最重要的茅盾110周年诞辰纪念大会的举行地,正是昭明书院。
  许多年后,乌镇的人民还会记起这一天。因为这一天,他们的骄傲,浙江的骄傲,中国的骄傲———茅盾的骨灰回归了乌镇。
  上午,专程从北京赶来的茅盾之子韦韬来到这里,亲手将茅盾与茅盾夫人孔德沚的骨灰放进了新修建的茅盾陵园的墓穴内。

  茅盾骨灰:和妻子合葬永不分开
  已80多岁高龄的韦韬在安葬完父亲的骨灰后,难捺内心的激动。他说,茅盾的骨灰此前一直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此次将骨灰迁回乌镇,是自己替父亲完成了回到家乡的心愿,完成了父亲要与母亲永不分开的心愿。韦韬反复表示,作为儿子,能为父亲实现夙愿,他感到非常欣慰。

  茅盾陵园:用大理石刻出《子夜》
  茅盾陵园坐落在乌镇西栅灵水居内,占地面积2150平方米,通往陵墓的道路呈“子”字形铺设,象征着茅盾的代表作《子夜》,整条道路共85级台阶,代表茅盾先生走过的85个春秋。陵园内建有茅盾纪念墓碑,墓碑上方放置着一尊茅盾的半身铜像,铜像下方是用黑色大理石雕刻的一本摊开的书,上面刻有《子夜》的手稿。此外,陵园内还有茅盾母亲陈爱珠的墓和怀思亭。仪式上,韦韬先生和桐乡市委书记陈越强共同为茅盾铜像揭幕。

  茅盾诞辰纪念大会:在“茅盾文学奖”颁奖地举行
  茅盾110周年诞辰纪念大会就在乌镇西栅昭明书院隆重举行,这里,曾是上一届茅盾文学奖的颁奖地。会议由桐乡市市长费建文主持,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天行、中共桐乡市委书记陈越强分别发表讲话,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陈建功致词。

  茅盾纪念堂:展现人生之路和文学之路
  新建成的茅盾纪念堂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一楼共分四个部分,一间为遗物展示区,除陈列了茅盾先生的部分遗物外,还设置了四个播放机,可以聆听茅盾的声音;一间为按照北京茅盾故居书房实景还原的茅盾晚年书房,展现了他晚年的写作环境;一间房的两侧分别是茅盾“人生之路”和“文学之路”的图片展,从多个视角展现了茅盾丰富多彩的一生。
  整个活动期间,来自国内外的作家以及近现代文学研究专家,还将举行第八届“茅盾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系列活动。

  链接
  茅盾生平茅盾于1896年出生于浙江桐乡乌镇,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茅盾早年参加革命,是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文化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和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81年病逝于北京。茅盾一生中共写了1200多万字的小说、评论和学术论文、散文诗歌,翻译外国小说戏剧等300多万字,编辑过10多种重要报刊。《子夜》《蚀》三部曲、《虹》《春蚕》《林家铺子》《腐蚀》《清明前后》等一系列作品享誉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