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结构的划分为何众说纷纭

语文常识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05-12-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佚名  
  关于汉字的结构,现在各种版本的字典、词典众说纷纭,让我们在一线教学的教师真是为难,不知哪家说的正确。现去信向令怡老师请教,望得到解答。

  比方说“言”字,一般认为是独体字,人教版九义六年制小语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也注明是独体结构,《现代规范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注明是“单一结构”;而《现代汉语常用字笔顺规范字典》却写的是“上中下结构”,这本字典上还印着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关于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的联合通知。按理说,它该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是,在这本字典里,有不少字的结构说明令人费解。如:
  亮、囊、辛、衣、寨等是上下结构;
  湖、微、做、缴等是左右结构;
  衡、衰、衍等是特殊结构;
  爽、巫、坐、粥等是对称结构;
  这本字典上有700个汉字的结构说明,我一翻查,发现只有一个“狱”字是左中右结构,我感到很不理解。

  另外,关于汉字的结构界定,目前我国有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有,这个标准是什么?搞清楚每一个汉字的结构、笔顺,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什么重要意义和作用?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金堤路小学 朱芳新

  朱芳新老师提了一连串不容易回答好的问题,如要一一落实信上的内容,恐要写长长的一大篇,兹就几个要点试作回答,供老师们参考。如有不同意见,不妨来信提出,咱们可以继续探讨。

  关于汉字结构的划分,迄今为止我还未看到有法定的统一标准。目前,对小学教师影响较大的恐怕还是人教社1993年印行的中师《现代汉语知识》第一册中关于汉字结构知识的阐述。

  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强调以字形为中心,分析字形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好处是既能帮助学生认清字形,以便正确书写,又能帮助学生记住字音(形声字),了解字义。

  分析字形首先碰到的问题是要分清独体字和合体字,一般情况下不难确定,但介于独体和合体之间的就不容易确定。这类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失去象形特点、发展为包含两个以上部件的原象形字,如“辛、京、雨、鱼”等;另一种,自古至今都是合体字,但构字部件不好分解,或分解后不好称说,如“亮、弄、布、光”等。这两种字可统称为特殊合体字。

  划分独体与合体,首先可从造字法上考虑,象形字、指事字一般是独体字,会意字、形声字一般是合体字。但是,又不能拘泥于造字法,现代汉字的实际字形也是划分独体、合体的重要依据。如“京、舌、禽”等象形字,已具备了合体字的特征,应看作合体字。其次,合体字一般具有明显分离的特征,部件之间、部件与笔画之间必不交叉连串。不具备这一特点的就不是合体字,如“出、及、串、果、事”等。再次,合体字分解出的两个以上部件,必须便于称说,一部分应当是独体字或常用部件,另一部分应当是便于称说的笔画或可以变通称说的部件。如果分析出的两个部件不好称说,就不宜按合体字分析。如“卵”,分解出的部件
上一篇:汉语拼音方案     下一篇:“匠”字第二笔是什么?